二十四史里,若只能读一本书,我会推荐《史记》,这本书从上古传说黄帝开始,一直讲到了汉武帝时期,中间多年,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完这本书,真有一种多活年的感觉。
《史记》不仅是一本史书,而且还是一本揭露人性之书,这里面除了我们熟知的历史典故外,还产生了许多经典名言,今天小雨不讲历史故事,而是讲讲《史记》中那些关于人性的经典名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句话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如果将天下比作一个蜂巢,众生不过都是那整日忙碌的工蜂,为了各自的利益奔波着,却又乐此不疲。
有的人会认为这句话很悲观,觉得众生不过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熙熙往往都是利益的牵绊,甚至感叹人生悲苦,有种失落之感。
生活中必然会接触到许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事,名与利皆是现实之事,若无利益之争,生活的一切便如同佛法所说,不争不抢,不苟不净,又有何趣。没有乱象、没有斗争的环境,便如同缺少了鲶鱼,死水一片。
当你不能把握时势,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能迷失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摆正心态,才能避免被名利江湖所伤。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这段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这段话出自“鸿门宴”,刘邦在宴会上如同刀板上的肉,任项羽宰割,而他反而在顾及这样悄悄走了,连再见都没有说,会不会没有礼貌,樊哙却很实际的说道,咱们现在都已经是人家案板上的肉,任他宰割了,又何必在意这些虚礼呢?
其实这和我们许多人的固执、在意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很像,在明知对自己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却还要在意一些表面的东西,有人为了面子,绝不低头,也有为了逞口舌之争而酿成大祸。
这句话被很多人曲解,“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为“随地吐痰”这种小节的开脱之词。而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忍辱负重才是最应该做的,小节的缺失,只是为了大事的退让。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此句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这句话成了后世帝王的必杀技,讲的是一同打江山的兄弟,在江山已定后,却因利益之心,而被计杀。历史上开国功臣中、辅国重臣中鲜少有能安稳度过终生的。
即使如王剪、郭子仪、张良、范蠡之流。说起他们获得终身成就奖时,不也是刀口舔血一般,小心翼翼,各种自黑、自污才得以保全。
古人叹君王功利心太重,防范心太重,怕老臣抢江山,夺兵权,非杀之不足以安心,而现代社交也是如此。古人选君主,正如我们今天选合作伙伴,遇到心机深、格局小、利益得失心过重的人,就是创业成功,也容易面临为利益之争而对簿公堂之事。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很多鸡汤文中都会提到真正拉开距离的是下班后的8小时,甚至有人提出努力要在人后,因为在人前,总会有许多人嘲笑你,甚至诋毁你。所以要悄悄地努力,默默的用功,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人性确实如此,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大家所关心的必然是成功后你,站在人群中央,才会有人恭敬地叫一声大佬,而当你是小虾米时,谁又会问你句安好呢?
很多人读《史记》,读的是书中古人的智慧、古人的处世、古人的眼光。初读《史记》时,我也是这样去读,想从中读到古人的智慧,读史明智,以古鉴人。
多读了几次《史记》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再读史记时,发现自己读的并不只是里面的故事,而是史书中的人性,无论这里有多少故事,说到底,都是人心、人性在作祟。
当然,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读同一本书,会读出不同的感叹,真正让人拉开距离的是阅读能力,所谓阅读能力是指思考角度、认知高度。
现在有个名词叫做同步定律,就是万物的规律是由多方面同步进行的,每个时间都是出现不同的角度与问题,阅读表面意思的时代要被淘汰,其实就是不断脱离自身的认知,从痛苦中再认知到快乐,然后感觉痛快
同一本书,会读出不同的体会,只有修炼过阅读能力,才用最浅显的道理,讲最深的故事。
《史记》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书,年轻人从中学处世技巧,中年人从中学为人之道,而少年、儿童可以从中学案例典故,即使囫囵吞枣,也能在考试作文中引用典故,略胜一筹。
当然《史记》是一本文言文的书,对于许多人来讲,通读此书都是有困难的,今天小雨为大家推荐一套《少年品读史记》,这套书总共分为五册,分别是《圣贤的足迹》、《天子与诸侯》、《谋国与安邦》、《国乱思良将》、《士人的绝唱》。
这套书是白话插画版,考证严谨,分析到位,全部采用原著原貌+白话文翻译+配图,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学生、老师都值得入手,读完《少年品读史记》,人生便多了上百种经历。
购买链接如下,不贵,一共5册,仅需79元,厚厚的五大本,如果把邮费去掉,一本也就15元,很划算,如果有想学习的朋友,点击下面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