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
讲历史故事
计划开启一个大工程,可能要好多年完成,就是边读《资治通鉴》,边在公号写笔记,主要是通俗的把历史故事讲出来。希望能遇到有兴趣的人一起读,或者看我写的内容,也能了解通俗版本的通鉴故事。
这个计划就从今天、从这篇开始~
周纪·卷一
周威烈王(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作者司马光作为宋朝人,他写的史书当然是记录到宋朝的前一个朝代为止,因此《资治通鉴》从夏商周的周朝写起,一直到宋朝之前的后周,记录了年的历史(前年-公元年),卷总共万字。
一部编年体史书,加上司马光醇儒的品性,一定会特别重视开端的年份。
而《资治通鉴》的开端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年),这个年份挺奇怪的,既不是周朝的开端、也不是周威烈王上位的元年,而且周威烈王并不是什么出众的周天子,特意选择他的朝代开始也不合理。到底是为什么?
公元前四零三年(前)戊寅
因为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也就是整本书开头的第一句“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这一年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魏、赵、韩三个晋国的大夫为诸侯,此后他们就可以跟晋国国君平起平坐了。
说是大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在这次分封的五十多年前,魏、赵、韩三家已经事实上成为晋国的掌权者,国君已经形同虚设,这次分封任命只是名义上转正而已。就是这样的一件事,司马光非常重视,并且把它作为整本书的开端。
要想理解这个原因,先记住一点,这本《资治通鉴》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史书,而是一本历史政治书,其实从书名就能看出,资治通鉴的意思是“可以用来帮助治国的通史”。在第一句内容之后,紧接着就是一大段“臣光曰”,整本书里不断穿插着“臣光曰”的议论,是“臣司马光想说”的意思,对谁说?称臣,当然是对皇帝说的。
所以写《资治通鉴》时,司马光心里的预设是说给皇帝听的,目的就是为政治服务,明确这点就理解司马光为什么写这部书,以及如何写了。
说回那次分封任命,为什么这么被重视?它跟一个大问题有关,“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天下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却听一个人的话,怎么才能做到?孔子在给《易经》的系词里讲,“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司马光的答案是“天子之职莫大于礼,利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理想社会就是一个等级社会,上位者管理好下位者,下位者支撑好上位者,社会才能有序的运转。
所以做天子最重要的是守好礼制、管好名份和器物,诸侯要有诸侯的样子,大夫要有大夫的样子。
如果这个乱了,那就没人愿意呆在自己的位置、守好自己的本分了,天下就乱了。即使是晋国国君和周威烈王这样实质上已经没有权力,仍然要守好礼制,才能保住位置。
春秋时期仲叔于奚和晋文王的故事就是典型的正面案例。当时,齐国在新筑(现在河北省大名县)这个地方攻打卫国,卫国军队大败。这时候,新筑的大夫召集民兵奋力反抗,击退了齐兵,救出了卫国的国务官孙良夫,于卫国立了大功。卫国国君要赏赐新筑大夫仲叔于奚一个村邑,但他却不想要,他说可以不要村邑,只想让国君赏赐他一条红缨。
这个红缨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佩戴在马脖子上的饰物,跟村邑比起来差太多了。但这个红缨却是只有贵族才能给马佩戴的,仲叔于奚其实要求的是一种地位和心理上的满足。就类似现在的有钱人想给自己的汽车配一个开头的车牌一样,车牌就是块铁皮本身不值钱,但它反映的地位很值钱。国君拿不定主意,就去问孔子。
孔子说,宁可给他更多的村邑也不能允许赏赐红缨。这里孔子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还有一个正面案例更典型,春秋时晋文公重耳对周天子立了大功,周襄王想要赏赐他。晋文公说,不用赏赐我什么,只要允许我在死后可以在墓穴里挖一条隧道就行。这里解释一下,当时不同等级的人下葬有不同的规格,诸侯(晋文公这一级)死后棺材是直接缒入墓穴,周天子死后是要挖一条隧道,然后把棺材抬进去。
周襄王不想同意但又没有实力直接拒绝或者呵斥,最后回答的很有水平,他说这是周朝传统的礼制,从没听过不是天子的人用天子的礼仪的。周天子和晋国都姓姬,是同姓宗族,周襄王称晋文公为叔父,说叔父你一定也知道这个道理,不然根本不用经过我允许,你晋国有的是土地,你想怎么葬就怎么葬。晋文公就不敢再说了。
说回三晋这里,这时候虽然周王室已经非常微弱,而魏赵韩三晋非常强,但作为天子要守住礼制名分。周威烈王居然自己承认和任命了魏赵韩的诸侯身份,这就是周天子的问题了,而这道闸门一旦打开,周朝的威仪和礼制就守不住了。
下一篇要进入惊心动魄的三家分晋的故事了。
小飞侠w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