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一介书生,为什么甘愿冒生命危险一定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司马迁所著《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世对其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要想走进《史记》,读懂《史记》,首先得了解它的作者——司马迁。

我们很多人都读过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它讲述了司马迁所遭受的巨变,本来他是一个英武的郎中(古代的一种官职),后来因为替名将李陵辩护。遭到处于盛怒中的汉武帝的责罚,受了腐刑(把人弄成了太监的一种刑法),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从此只能忍辱含垢一生。

那么我们肯定会问:司马迁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为李陵辩护呢?这还得从名将李陵说起。

李陵为名将李广之孙,在汉武帝朝也是一代名将。他擅长骑射,爱护士卒。初以祖勋,授予侍中、建章宫监,迁骑都尉。天汉二年(前99年),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迫投降。寄希望于李陵的汉武帝听闻李陵投降匈奴,极为震怒,下令夷灭三族。李陵得知汉武帝夷灭三族,将太史令司马迁处以腐刑的消息,心灰意冷,投降匈奴鞮侯单于,迎娶公主为妻,封为右校王,管理坚昆地区。汉昭帝即位后,拒绝大司马霍光迎接回国计划。元平元年(前74年),老死于匈奴。

我们看了李陵的遭遇你就明白了司马迁的辩护有理有据,没有丝毫不妥之处。

当时为了明哲保身,文武百官都骂李陵,还有很多人趁机挑事。武帝以李陵之事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则说:“李陵服侍母亲孝顺,对士卒讲信义,常奋不顾身以赴国家危难。他长期以来养成了国士之风。今天他一次战败,那些为保全身家性命的臣下便攻其一点而不计其余,实在令人痛心!况且李陵提兵不满五千,深入匈奴腹地,搏杀数万之师,敌人被打死打伤无数而自救不暇,又召集能射箭的百姓来一起围攻。他转战千里,矢尽道穷,战士们赤手空拳,顶着敌人的箭雨仍殊死搏斗奋勇杀敌,得到部下以死效命,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身陷重围而战败,但他杀死杀伤敌人的战绩也足以传扬天下。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赎罪以报效朝廷。”起初,武帝派李广利率领大军出征,只令李陵协助运输,后来李陵与单于主力战斗,李广利却少有战功。武帝认为司马迁诬罔,是想诋毁贰师将军为李陵说情,于是把他下狱施以腐刑。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完全是为国不为私情,他是一个正直、勇敢的人,内心所秉持的士大夫精神促使他做出了对李陵公正的评价。他是真英雄,不惧生死,不畏强权,比之那些庸碌无为之官员不知强多少倍,他才称得上大智、大勇之人。可惜当时怒火中烧的汉武帝难以听进忠臣之言,做出了极为愚蠢的决定。

司马迁虽为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但是他却有着世俗文人难得的傲骨和良知,为民族大义、为事实真相不惜冒犯龙颜,不怕以身犯险。遭受奇耻大辱后不轻视生命,忍辱负重,写就了皇皇巨著,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何等高尚的风骨,不得不令后世学者顶礼膜拜。

可以明白:真的勇者并非匹夫之勇,而是为宏伟目标不惜忍辱含垢,打脱牙和血吞,只为传承大义,弘扬文明正义。

司马迁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真是有了这样千千万万的脊梁,才铸就了千百年璀璨的文化和不朽的文明,才成就了令世界瞩目的东方神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