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史记 >> 史记评价 >> 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

我现在还会背: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作品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坟》,《热风》,但我没读过鲁迅先生的著作,除了中小学课本上几篇鲁迅的文章。

我现在还会背:花和尚是鲁智深,及时雨是宋江,豹子头是林冲,鼓上蚤是时迁,但我没读过《水浒传》,只是零星地看过几集电视剧。

我现在还会背:《诗经》,共篇,又被称为“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的手法是赋、比、兴,但我没读过《诗经》。

我现在还会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但我直到近两年才读了论语,已到“而立之年”。

那你可能会问,我上学的时候都干什么?做题呀!那时候朝五晚九,早读,上课,做题。不用读《水浒传》,只要背住倒拔垂杨柳的是鲁智深,智取生辰纲的是晁盖和吴用,风雪山神庙的是林冲……能应付考试就行了;不用读《史记》,只要背住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能应付考试就行了。

我们称这种教育为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有什么不好呢?很多人这么一路过来,毕业后在职场不也干得风生水起吗?

我们试想,两个人同时考入北大,一个读过《三国演义》,读过《史记》,读过《道德经》,读过《庄子》,读过鲁迅的文集……另一个只是背过一些习题答案,没有读过这些所谓的“课外书”,两人的眼界格局谁的更大,精神世界谁的更丰富?

我认为前者更具智慧,后者仅仅是背住了一些知识点,当面临人生很多事情的时候,前者处理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思考问题更加深刻,后者则会手足无措,还会感叹“读书无用”。

拿体育举例,会比较好理解。

我曾教过九年级毕业班,我们学校的学生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三年里,运动的时间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早上和大课间各跑十分钟,速度比走路稍微快一点点,另一个运动时间是每周两节体育课,其他时间不允许出来运动,打乒乓球和打篮球等是禁止的,但到体育中考前一个月,学生在早上、上午大课间和下午最后一节课,一天三练,练习的内容是体育中考要求的跳绳,跳远,足球和跑步。

等考试完,一切与体育相关的活动停掉。这最后两个月,天天上文化课,刷题,讲题,备战中考。

假如不少学生参加体育考试,成绩满分,但考试以后,一辈子都不运动,甚至痛恨运动,这是成功的体育课吗?

体育课原本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是让学生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培养一两个运动爱好,如跑步,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

而现在我们的体育课,几乎就是为了体育中考的应试教育,只要能让学生在体育中考拿到好成绩,就万事大吉,至于他们以后运不运动,喜不喜欢,管他呢!

物理化学生物课也是如此,平时只是照着课本或者PPT学习,拿着习题做练习,但不做实验,只是中考实验前两个星期把初中所有的实验做一遍,以应付中考实验。

也许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都会说,中考是个“指挥棒”,不用这样的应试手段,学生考不上高中,慢慢招不到学生,学校不得关门啊!

追求升学率没有错,我认为可以兼顾素质培养。

学校可以安排每天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去阅读,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多引领学生去阅读,寒暑假期间,也推荐阅读书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放图书馆,班级可定期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有人会反对说:有那个时间还不如让学生多做几道题,多讲几张试卷。

但我认为,读书丰富人的知识,增加人的智慧,使思维更敏捷,读书多的学生更知道自己为什么做题,以后要干什么,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也更强,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不是在空谈,国内外的教育家都曾说过,我也是试验过的。

让学生读《三国演义》,而不是只让学生背记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让学生读《鲁滨孙漂流记》,而不是只让学生背记他的仆人叫“星期五”。

让学生读《论语》,而不是只背记课本上的《论语十二章》。

体育也是同样的道理,体育老师可以向学生传达终身运动的理念,并以身作则。应允许学生下课打乒乓球,打篮球,打羽毛球等,即使体育中考以后,也应保留体育课,让学生暂时从题海中走出来,是身体锻炼,也是一种精神调节,这样学生听课做题会更高效。

而对于出题人,我建议不要只出一些填空题,“《三国演义》作者是谁”,可以出一些问答题,比如“《三国演义》中,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带兵杀往东吴,你是同意先灭吴再灭曹,还是先灭曹后灭吴?请说明理由。”

这样的出题方式会督促学生真正地去阅读名著,而且还激发学生去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人物,时间,地点。

当然,这样出题,没有填空题好批改,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1.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