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乾隆年间,有一位名叫李晚芳的奇女子,她写了一本点评《史记》的书叫《读史管见》。在这本书中,李晚芳给予了楚霸王项羽极高的评价,称赞他是“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如果不了解项羽的生平,可能会认为李晚芳的评价太夸张,其实这是迄今为止对项羽最中肯的评价,也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历史上关于项羽的评价,在不同时期有着很大的差距。比如说在汉朝时期,那时候的项羽在人们心目中是残暴、邪恶的代名词。再后来,人们觉得项羽这个人虽然个人武力突出,可却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击败,说明他也是徒有虚名。直到李晚芳做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人们才发现这是对项羽最贴切的评价。
很多人都知道项羽个人战力突出,但究竟有多厉害,恐怕大多数人都说不出个大概。而项羽之所以出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与虞姬之间那段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乌江之畔,项羽的英雄末路,虞姬的至死相随,使得项羽身上充满了浪漫的悲剧主义色彩,这是历代文人墨客和贩夫走卒最感兴趣的话题。直到今天,《霸王别姬》也被改编成了戏曲、小说、影视等作品,广受人们欢迎。
项羽的眼光不如刘邦,政治智慧也不如刘邦,这两点都是毋庸置疑的。更重要的一点是,项羽甚至无法做到像刘邦那样能屈能伸,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在乌江自尽。可项羽也有自己擅长的方面,那就是个人武力极度突出,他的战斗力不要说在历史上无人能及,即使放眼世界历史,至今也无一人能够超越。
项羽为何被评为千古无二,而且还得到人们的认可,没人觉得是吹牛皮?就是因为他创造的这3个世界第一的记录,至今无人超越。在人类历史上,能依靠个人战斗力改变战争结局,能做到千人敌的人,就只有项羽一人了。虽然项羽的某些做法确实令人不解,甚至还显得相当愚蠢,但是他的个人战斗力确实已经达到了人类能够达到的顶峰。
第一个记录是彭城之战。汉二年四月,刘邦趁项羽攻打齐地期间,趁机率大军向彭城进发,出其不意地偷了项羽老家。刘邦出身市井,最会来事,还搞出了一个反楚联盟,号称有56万精兵,占据了项羽老家,只等着项羽自投罗网。不得不说,刘邦这一招虽然令人不齿,但绝对是一步好棋,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条件给项羽创造出了一个极其不利的局势。
当时项羽正在率领手下精锐猛攻齐地,得知彭城被偷之后也吓了一跳,没料到刘邦竟然如此下作。不过,正所谓艺高人胆大,老家被偷项羽也并不怎么惊慌,命令手下主力部队继续猛攻齐地,自己则带着3万骑兵冲着刘邦56万大军杀去。可笑的是,刘邦前一秒还在做春秋大梦,后一秒就被杀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他寄予厚望的56万大军,如同纸糊的一般,敌不过项羽的3万人马,反楚联盟也随之覆灭。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有很多,但没有一个能超越项羽的彭城之战。
第二个记录就是王不过项。在民间传说和演义小说中,常常有这么一句话: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中的王不过项,指的就是楚霸王项羽。历史上那些开国皇帝,在没有登基之前称王的有很多,例如刘邦、朱元璋,都是先称王后称帝,但是他们在称王时的成就、名声、影响力都不如项羽。虽然说项羽并没有当过皇帝,可他实际上已经达到了称王者所能达到的巅峰,所以才会有“王不过项”的说法。
第三个记录就是,项羽是唯一一个名副其实的千人敌。在史书上,形容一个猛将最常见的话语就是万夫不敌之勇。实际上,纵观人类历史,真能做到万人敌的武将是一个也没有,甚至能达到千人敌的也只有项羽一人。这样说并非是没有凭据,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项羽最后一战的记载,就证实了项羽确实是千人敌,甚至如果仅有一千人的话恐怕还打不过他。哪怕项羽是处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随便冲杀一下就能斩杀几百人。
以项羽的生平经历来说,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他“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就显得十分小家子气了,远远不如李晚芳的“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中肯。这可能也跟司马迁当时的写作环境有关,毕竟当时是汉朝的天下,况且司马迁还正面临着牢狱之灾,对项羽的评价自然偏向于保守。世人常以成败论英雄,而项羽虽然是失败者,可因为他的过人勇武,同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