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向来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里程碑式作品,其中记载的三皇五帝时期的大同社会、禅让制等等都让后人心神驰往。
可是,随着越来越多史料的出土,对《史记》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的怀疑也逐渐出现。
在西晋时期出土的一本史书,成为论证《史记》中三皇五帝时期史实真实性的强烈论据,甚至可以说这本史书足以颠覆《史记》。
这就是《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成书之后埋于魏襄王之墓。
西晋初期的盗墓贼不准(不准,人名)在盗魏襄王之墓时发现,不过不准盗墓时就用地上的竹书点火照明导致一部分损毁,因此经由整理后共计十三篇,记载了自三皇五帝到战国魏襄王时期的历史。
不过此书后来又经历了永嘉之乱、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等一系列战乱后佚散,宋代时已经出现了古今版本。
现在通行的是由我国当代史学家方诗铭和王修龄等人辑录而成。
之所以说《竹书纪年》具有颠覆我们史学观的效果,是因其中记载的尧舜禹、伊尹等时代大量宫廷政变和血腥夺权,远远不是像《史记》中描绘的那么美好,那么理想化。
大家都知道《史记》中记载的尧舜禹的故事
尧成为天下共主后挑选了才能卓越、品德高尚的舜作为接班人,在尧晚年时退位,禅让于舜。
而舜在位时,又选择了治水有功的禹作为接班人,晚年禅让于禹。
就是让后世士大夫津津乐道的“禅让制”,但是在《竹书纪年》中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可谓是大相径庭。
在这本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昔尧德衰,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这种说法不仅仅是《竹书纪年》一家之言,在《尚书》中《皋陶谟》记载舜在开会的时候说要将丹朱杀死,并且要绝他后代,这表示当时舜并不是通过禅让得到帝位,尧其实是将帝位为传给了儿子丹朱,但是舜发动了宫廷政变,夺取帝位。
无独有偶,舜在晚年是想将位子传给儿子商均,被禹发动政变,将舜流放到苍梧而死,这就是《竹书纪年》记载的“禅让制”。
那这种说法合理吗?
其实在历史上有人回答过这个问题,韩非子在《韩非子·说疑》中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而且在尧舜禹时期中国已经度过了原始部落的蒙昧时期,经过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之后,已经出现了私有财产,这意味着人是不大可能会将自己奋斗一辈子的财产交给外人。
所以我们看禹即位后就加强扶持自己儿子的实力,在禹死后,他的儿子启能够击败伯益顺利继位。
除了这件事外,《竹书纪年》还记载了伊尹流放太甲的故事
《史记》中记载伊尹辅佐了商朝五代君王,其中在辅佐太甲时,由于太甲德行不好,伊尹将其流放到桐宫反省,等到他改过自新后,重新迎其为大王,最终太甲励精图治,成为明君。
但是这段历史在《竹书纪年》中的记载却是伊尹将太甲流放桐宫后,自立为王,三年后太甲从桐宫逃出,联合旧部一块将伊尹杀死。
伊尹作为辅佐商汤的谋臣,如果将伊尹的罪行公布,那么就是否定自己的老祖宗,因此太甲只是将伊尹杀死,不但没有公布罪行,反而大加封赏,接着重用他的儿子,来掩人耳目,因此历史上才会有贤相伊尹的美谈。
除了这两件事外,《竹书纪年》中还有很多和《史记》中记载的史实背道而驰的事,那么这两本史书究竟谁更可信呢?
其实《竹书纪年》也仅仅是比《史记》早二百多年,对于三皇五帝和商周时期的历史,也不比司马迁要知道多少,但是如果从人性角度思考,《竹书纪年》要更合理一些,政治哪有什么美好温柔,有的只是刀光血影。
并且在经过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等战乱后,《竹书纪年》散失了很多,直到宋代时又重新修订,这样一来也降低了它的史实真实性,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去较真它和《史记》谁更真实,只是通过《竹书纪年》让我们可以在另一种历史角度去看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