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捷编辑
朱洁树1《陈涉世家》《荆轲刺秦王》《廉颇与蔺相如》……几乎每个人都从中学课本上读到过《史记》里的篇章,也有不少历史爱好者对《史记》中的故事如数家珍。但在台湾作家杨照看来,读《史记》只读故事是不够的,因为一般读者只选择好看的部分、讲述人物故事的部分来读,而忽略了司马迁写作的用意和整本书结构的完整性。这样,《史记》就变成了半本故事书。杨照年在“看理想”平台制作了一套集的音频节目《史记百讲》,整理了他对《史记》的研究和探索。近日,以音频节目为基础的《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一书也出版了。在杨照看来,司马迁从来没有要写一本光是“好看”的书,他有着更加广阔深刻的动机和目的。例如,在《伯夷叔齐列传》中,司马迁看到,“天”和命运是不公平的,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坏人也常常不一定有坏报,而历史重要的存在理由之一,就是弥补“天”与命运的这种不公,把好坏行为和名声彼此相称地存留下来。又例如,在《吕太后本纪》当中,司马迁看到,吕后掌权的时候是多事之秋,但是她忙于宫斗,反而使得社会得到了休养生息,因祸得福。这样,与当今人们喜爱讨论宫廷的勾心斗角相比,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显示出了他对历史的更高标准和趣味。这些细节显示出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追求。杨照看到,司马迁在解释历史上人的行为、判断是非善恶时,一定会区分“天”和“人”,他讲的“天”指的是庞大的背景,是和个人努力无关的部分,而“人”指的是一个人如何思考、选择、作为并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在时间之流当中,司马迁不仅仅会看单一事件,而是看长时段当中人在集体行动里怎样运用权力,这就是“通古今之变”。杨照认为,在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后,方能“成一家之言”。因此,今天读《史记》,就是学习如何解释历史,如何在其中区分出命运和人的意志,在历史里看到更加庞大或者长远的规律和模式。在采访中,杨照屡次提到自己是“真的喜欢这个人”。在杨照成长的年代,恰逢台湾地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因此他这一代人阅读了很多教科书以外的相关作品,在治学和讲解的时候,是从人的角度来讲的,也会带有深刻的感情,杨照认为这是台湾知识分子和大陆讲学的差别之处。针对信息爆炸时代的知识焦虑问题,杨照告诉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就像他解读《史记》不注重讲解时间、地点、人物而注重历史解释一样,人们不应该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