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霸王戟重达300斤,如今无人拿起,

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位举世无双、力大无比的战神,同时他也是一位让世人扼腕惋叹惜的英雄。那么他的霸王戟真的重达斤,如今无人能拿起,是今人不如古人吗?今天我就给大家答疑解惑,揭开历史真相!

说起西楚霸王项羽,胸怀大志且勇武轻狂,一生中是征战连连、金戈铁马,罕逢敌手。

自灭秦后自封霸王,古人称他“有百战百胜之才”,司马迁评其“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霸王之名威振天下,跨下一匹“踏云乌骓”马,其所用的兵器:刀、枪、剑、戟、弓,也都被冠以“霸王”之称。

在江苏宿迁的项羽故居中,就存放着项羽三件宝物兵器:霸王戟、霸王剑和霸王弓。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别讲解一下项羽的几样宝物神器:

一、霸王枪;

项羽使用的霸王枪名为“八宝陀龙枪”枪长约一丈二,枪头为龙头,枪尖是龙舌,枪杆为鳞状,枪纂为龙尾,枪上镶嵌着八颗宝石,因此也叫“八宝鼍龙枪”。

据《西汉演义》原文记载:项羽使用的霸王枪是在起兵之前,会稽郡曾天降陨石,后项梁私下请当地铸造兵器的名人们来用此石取铁为项羽锻造兵器,经九天九夜终于造成。

这杆枪金光闪闪,霸气十足。通长一丈二尺九寸,重斤。

这么重的兵器,项羽单手便可轻轻拿起,后来项羽拿着这把枪更是自创出一套无敌的枪法“单手十八挑”。

此枪据说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一杆枪,枪锋锐利,扎到必死;枪身巨重,扫到必亡。

关于霸王枪的来历,有一种传说:有一天,会稽郡天降陨石,被项梁所得,恰巧亲家虞氏又是著名的铸造兵器世家。

于是项梁就请他们用此陨石锻造兵器,经过九天九夜,终于打制出一杆“八宝陀龙枪”,长一丈二尺九寸(大约3米左右),重达斤。

据说力大无穷的项羽可以单手使用此枪,并自创一套无敌的“单手十八挑”枪法,据传杨家将的枪法就源出于此。

二、霸王剑;

项羽使用的霸王剑是“古代十大名剑”的泰阿剑。

据历史记载:此剑为春秋铸剑师欧冶子所铸,先为楚王所有,楚国灭亡后为秦始皇所得。秦朝灭亡后,项羽毁秦始皇陵,得此宝剑。

项羽乌江自刎后,此剑从此就不知所踪。

三、霸王弓;

项羽使用的霸王弓的弓身为玄铁打造,弓弦为黑蛟龙之背筋所制,不畏冰火,不惧刀枪。

据史书记载:项羽15岁那年,乌江中有一条黑蛟龙作恶,危害四乡。项羽听说后,当夜便单枪匹马来到乌江,找到黑蛟龙。

与黑蛟龙搏斗了一天两夜,终于杀死黑蛟龙,抽出龙筋搓成弓弦。

黑蛟龙乃至寒之物,龙筋坚韧异常,故此弓弦不畏冰火,不畏刀枪。”

“霸王弓”威力无比,项羽凭借此弓射杀敌将无数。

由于项羽力大无比,常双臂较力上弦,从不借助外力,而“霸王硬上弓”的这句话最初意思也是来源于此。

但后来这句话又演绎成其他的含义,这里我就不做更多的描述了。

四、霸王马;

项羽坐骑“踏雪乌骓”马,号称“天下第一骏马”,简称“乌骓”。建功无数,忠心耿耿的伴随项羽一生。

“乌骓”乃一黑龙所变化而成,通体黑色,就像黑绸缎一样,油光铮亮,故得名“乌骓”,又因其四个马蹄雪白赛雪,得名“踏雪”。

此马背长腰短且平直,四肢关节肌腱发达壮实。

“乌骓”身长一丈(约2.3米左右)、身高八尺(约1.8米左右),世间无人能驯服,更别说是骑了,就连靠近它,都会有生命危险。

楚霸王项羽驯服“踢雪乌骓”马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据说“踢雪乌骓”当初被项羽捉到时,野性难驯,许多人都休想骑它,就算骑上也得被它重摔下来。

而项羽听说便想一试,只见他一把抓住马鬃毛,翻身骑上“乌骓”,扬鞭奔跑,穿山越岭,非但没被摔下,反倒把“乌骓”累的汗流如注,身疲力尽。

后来项羽骑着马停在一颗大树旁,用手牢牢抱住树干,想把“乌骓”压趴下,谁知这马也不甘示弱,拼命挣扎,结果却把那颗大树连根拔起。

最终,“乌骓”总算被项羽“拔山”神力折服,心甘情愿的供霸王项羽驱使一生。

后来,项羽乌江自刎,而“乌骓”与项羽感情深厚,对主人甚是忠心,悲痛之下,跃入江中自尽而亡,而马鞍落在地上化作成一座山,就是现在的马鞍山。

当然这就传说了,其实“乌骓马思念项羽自杀的说法”应该是因为乌骓跟随项羽一场大战,累到精疲力竭,又加上晕船,这才导致跌入江中而死。

五、霸王戟;

最后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项羽所使用的霸王戟,这也是题主所说的重达斤,全长5.5米,也叫“天龙破城戟”。

这把戟外形极为独特,戟身有古朴纹饰、月环利刃,顶端是金属枪尖,十分锋利。

而枪尖下端,还有一把如弯月形状的弯刀,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攻击力比戈和矛都强,更是增强了此戟的杀伤力。

据说此戟也是用天上掉落的陨石炼了九日九夜而成。

霸王戟具有雷生地底、天坠神龙之威,项羽持戟如虎添翼,攻城掠地睥睨天下英雄,故得名“天龙破城”戟。

说霸王戟能破城,其实只是一种神化的说法。此戟虽不能破城,但杀伤十分强大,战场拼杀时刺、啄、钩、割使用自如,可轻松实现百人斩。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力拔山气盖世,近古未之有。”

项羽武功高强,力大无比,重达斤的霸王戟需要3或4个人才能抬动,而项羽却能够拿着它在战场上像手臂一般挥舞,这把神力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项羽举起千斤鼎是真的吗?项羽的力气究竟有多大?

另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天生神力,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

公元前年,项梁刚起兵之时,曾经派项羽前去收服大将桓楚。

但桓楚心高气傲,故意刁难项羽,说:“要是他能够将庭院中的那口重达千斤的青铜大鼎举起来,他就心服口服的跟项羽走。”

只见项羽气沉丹田,双手各抓住青铜大鼎的一脚,大喝一声便将这巨鼎举了起来。

并且在庭院中转了一圈后放了下来,之后项羽又连续举起来了两、三次。

桓楚看后惊的目瞪口呆,心中甚是佩服,于是就跟着项羽回到了项梁的军队,帮着项家打拼天下。

朋友们,项羽真有如此神力吗?非也,接下来我就跟大家详细举证说明:

论点一、古代的重量计量单位和现代的不一样;

每个时代的重量标准都有所不同。秦朝时期一市斤约为克,而汉朝时期一市斤约为克。也就是说秦汉时期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0.5斤左右。

那么项羽举起的千斤之鼎,换算成现在的重量,就是市斤左右。

项羽重达斤的霸王戟,换算成现在的重量也就是市斤左右。

据历史记载:古代武将使用的武器都比较重。三国时期吕布的方天画戟重达95斤,换算成现在的重量就是47斤左右;关羽的青龙偃月刀80斤重,换算后就是40斤,张飞的丈八蛇矛枪重50斤,放在现在就是25斤。

可以看出,项羽若是放在现在,能举起斤的大鼎,肯定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超能大力士。

论点二、就算项羽能拿着三百斤的霸王鼎在战场拼杀,那他所骑的“乌骓”马能否受得了?

我先给朋友们换算一下:

汉朝的一尺大约为23.1厘米,也就是说项羽身高八尺有余,应该在~厘米左右。

并且项羽“身材魁梧,体格壮硕”,因此推算他体重在90~公斤左右。

项羽自身的体重,加上身上重达10~20公斤重的铠甲,还有霸王鼎的重量,大约得有公斤左右。

那么乌骓马驮着公斤的重量,即便能够行走,能够坚持多久都是个未知数,更别说让马在战场上奔跑、冲锋了。

还有,项羽拿着霸王戟,且不说重量,光是5.5米的长度来说,是不是有些太过于夸张了,这简直不是武器,这就是拿了个电线杆子上战场。

论点三:《楚汉争霸》书中记载霸王戟仅有斤。

朋友们,看过《楚汉争霸》一书的都知道,书中记载的霸王戟可是重斤,长约一丈二尺。

前文说过,汉朝的一尺大约为23.1厘米,所以一丈二尺长的霸王戟大约就是2.5米长左右。

秦汉时期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半斤左右,因此斤重的霸王戟换算成现在的重量,也就是65市斤左右。

综上所述,我认为项羽的霸王戟重量应该在50~70市斤左右。只不过后世太过于神话和过于夸大西楚霸王项羽了。

那么,今人确实不如古人力气大吗?答案是肯定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代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使用蛮力。

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砍柴挑水,耕田种地,搬运货物还有拉船等等,都需要力气,古人经过长期的锻炼积累,力气肯定很大。

有的朋友也都看见过,数十年前农村的老人或是妇女,都能够挑动一百甚至数百斤的担子疾走如飞。

还有,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为了生计也都在干着重体力的工作。

比如:我就亲眼看见过,有一个农民工兄弟肩上扛着五袋水泥(重量为斤)健步如飞。

还有搬砖的工人兄弟,百十来块红砖扛起就走。

古人每天在不停的劳作中,身上的肌肉经过长期的锻炼,力量也在日益增长,

而我们现代人干体力活的机会是越来越少,更多的人都在从事脑力劳动,每天不是坐在电脑前就是盯着手机看,身体上得不到锻炼,自然力量也就小很多了。

所以古人的身体素质和力气也极大概率会远超现代人的肌肉。

再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第一:考古学家在山西汾阳杏花村发现的一个古石墩,上面刻有“咸丰庚申”、重量“觔”,这正是清朝人练武时所用的器材。

清朝1觔的重量大概等于克,也就是1斤,而“三百觔”就是斤。

这也直接证明了当时的人,举起斤的重量不在话下。

第二、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文试和武试。

文试就是考四书五经,而武试除了比试各种兵器,还要比力气。

而比力气就是让武生举起大石印。大石印有三种重量规格:分别是斤、斤和斤。

考试时要求武生不仅要把大石印提拿到胸腹部位置,还要向左、向右各翻转一次,而且刻在石印底部的字还要让大家都看到,称为“献印”。

而有些力气大的武生,为了彰显自己的超人力量,还会把石印高高举过头顶,甚至再转上几圈。

可想而知,当时的人的力气确实非同一般。

而项羽很可能是“天生神力”,举起个3、5百斤的重量不在话下。

所以说,朋友们千万不要小看古人,古人不仅有大力气,而且还有大智慧。

我们还要学习古人,平时多做运动,只有运动才能让我们有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而拥有强健的身体,我们才能更好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