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历史的轨迹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对于历史的研究也从未停止,历史是对时代变迁最好的佐证,探究在不同朝代背景下的社会的发展,能够让人们学习前人的经验,早在春秋时期,儒家的孔子对历史就所感悟,提出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历史论点,最早确立“述”和“作”两大观点,理智客观地看待历史中出类拔萃的地方,从中吸取经验,进而深入研究。在历史长河中,“史书”就成为专家们研究历史的大方向,在现存的历史著作当中,以《二十五史》为主,为首的就是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其中记载了汉武帝至黄帝时期三千年的历史轨迹。但很多人奇怪的是,原本在汉朝以前没有系统的史书著作,为何《史记》会突然问世,究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司马迁要编写《史记》呢?
司马迁编写《史记》最早的初衷
司马迁出生于西汉时期,家族历代都是朝廷显贵,祖父司马昌为秦朝的铁官,主管冶铁事项,父亲司马谈则担任太史令,进行修史工作,他的父亲从担任官职以来,就以修史为荣,一生从未放弃史学工作,想要编写一部记载千年的史书,就是抱着这份对编写史书的决心,影响到了年幼的司马迁,在司马迁少年时,就开始系统性的接受古文知识训练,钻研各类书籍,并且拜了思想家董仲舒和孔安国为师。西汉时期,百姓的安居乐业,西汉和平繁盛,这些时代背景也给司马迁创造优异的写作环境。
长年的文学熏陶,让司马迁在一众大臣中脱颖而出,颇受汉武帝的赏识,他跟随在帝王身边,游走于大江南北,观察探索当地的环境和民风,记录下各地的风土人情,增长自身的阅历。但天有不测风云,他的父亲司马谈在元丰三年去世,临终前父亲的唯一遗言就是让司马迁一定要完成一部史书。
此时的司马迁看到了父亲的执着,也被父亲临终前的话语所震撼,他没有想到父亲对编写史书是这样的坚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他决定接手父亲的工作,开始编写《史记》。开始的时候,编写史书是父亲的心愿,但在后期,编写《史记》却成了司马迁一生的使命。
直言劝谏忍辱负重写《史记》
作为太史令,司马迁能够翻阅当朝的所有典籍,他掌握了编写史书确切的资料,但就在他完成收集,准备开始编写时,意外发生了,他因替降将李陵辩护,直言劝谏,惹恼了汉武帝,从而被判死刑,当时汉朝有规定,如果犯人被判死刑,有两种方式可以免除,第一是上缴五十万银钱,第二是判处宫刑。司马迁为官以来,一直都清正廉洁,根本没有多余的收入,自然付不起五十万银钱,但如果执行第二种宫刑,则是对人格的极大侮辱。
想到这里,悲愤的司马迁想自杀了此残生,但人固有一死,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这意义就不一样了,想到历代受辱的义士能坚强活着,自己却承受不了,这是一种失败,所以他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选择了宫刑。在接受完宫刑之后,他在狱中坚持编写《史记》,一刻没有停歇,历经磨难之后,司马迁用十四年的光阴终于完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宁愿忍辱偷生,受尽异样的眼光,也要完成《史记》,这时候的司马迁不单是为了父亲的遗愿,也是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不管后世之人是如何评价,在人生意义和屈辱面前,他选择了前者,完成了一生的梦想。
完成《史记》的三大原因
总结而言,促使司马迁坚持完成《史记》是这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司马迁的家族历代都是史官,对于历史的典籍非常熟悉,从小司马迁就受到历代英豪的熏陶,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明白身为史官的责任,也知晓自己身上承担的使命。
其次是父亲的遗愿,编写史书,始终是父亲交托给他的任务,司马迁是有强烈责任感的人,无论遭受到什么挫折,都要完成父亲交代任务,司马迁也是将挫折化作磨炼意志力的动力,坚持信念,完成《史书》的创作。最后是人生价值,他心中有一团火焰,想要活得有价值,和历史伟人一样,想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名垂千古。
不管司马迁的编写的《史记》背后有何深意,《史记》的问世,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作为我国历史上首部纪传体通史,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著作,鲁迅先生曾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评价,可见其文学价值也是举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