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十四史史记160兄终弟及

苏秦自愿为燕国作间谍而入齐国,齐宣王用苏秦为客卿。齐宣王卒,齐湣王即位,苏秦劝湣王厚葬以明孝,高宫室大苑囿以明得意,这样来消耗齐国国力。燕易王也去世了,其子哙即位。齐国大夫中不少人与苏秦争宠,因而派人去刺杀苏秦,苏秦伤重但当时未死,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未获。苏秦死前对齐王说,我死后您就把我车裂示众,并说苏秦是为燕国做间谍而要在齐国谋乱,这样刺杀我的凶手一定可以抓到。齐王照他的话做了,那个刺杀苏秦的凶手果然自己出来了,齐王就杀了凶手。燕王听到这个消息说,齐国为苏秦报仇的手段也太严重了。苏秦死后不久,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阴谋泄露了。齐国知道这些情况后,就恼恨燕国,燕王很害怕。苏秦的弟弟名苏代,苏代的弟弟名苏厉,他们看到哥哥功成名就,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苏秦死后,苏代就去求见燕王,打算承袭苏秦的旧业。苏代游说燕王说,我是东周之鄙人,窃闻大王高义,鄙人不敏,放下农具来求见大王。到了赵国邯郸,所看到的情况和我在东周听到的大大不同,于是我暗下决心,要做一番事业,来为大王效力。等到了燕国朝廷,遍观大王之群臣下吏,才知道大王是天下贤君。燕王说,您所说的贤君是什么样的呢?苏代回答说,我听说贤君愿意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而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请允许我说说您的过失。齐国和赵国都是燕国的仇敌,楚国和魏国都是燕国的援国。现在大王奉事仇敌而去攻打援国,这对燕国没有好处。请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不正确的策略,不把这种失误讲给您,就不是忠臣。燕王说,齐国本来就是燕国的仇敌之国,是我想要讨伐的国家,只是燕国国力衰弱,力量不足。如果您能以燕国现有的力量伐齐,那么我愿把整个国家托付给您。苏代回答说,当今天下能够互相征战的国家有七个,而燕国处于弱小的地位。独战是不能取得胜利的,但有所依附的话就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向南依附楚国则楚重;向西依附秦国则秦重;中部依附韩、魏,则韩、魏重。如今齐国的国君年长固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南攻楚国五年,积聚的财富都消耗尽了;西困于秦多年,士卒疲敝;北面和燕国作战,三军覆没。然而,齐国还要发兵向南攻打五千乘的宋国,吞并十二个小诸侯国。齐国国君的胃口很大,可是他们的民力已经枯竭了,怎么可能满足这样的欲望呢?况且数战则民劳,入师则兵敝矣。燕王说,可是齐国有清济、浊河之固,长城、钜防以为要塞。苏代回答说,天时不与,即使有清济、浊河不足以为固;民力疲敝,虽有长城、距防不足以为塞。而且以前齐国不征发济西的兵力,目的是为了防备赵国进攻,不征发河北的兵力,目的是为了防备燕国的进攻。如今,济西、河北的兵力都已征发参战了,齐国境内的防卫力量已经非常薄弱。淄博苏秦墓夫骄君必好利,而亡国之臣必贪于财。大王您如果能不因以从子母弟为质而感到羞耻,舍得用宝珠玉帛去贿赂齐王的亲信,那么齐王就会德燕,而轻率地出兵灭宋,这样一来,齐国就可以灭掉了,这是老子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之意。燕王说,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于是燕国就派了一位公子到齐国当人质,苏代的弟弟苏厉也通过燕质子而求见齐王。齐王还在怨恨苏秦,打算把苏厉囚禁起来。燕质子替苏厉在齐王面前请罪,然后苏厉就委身于齐为齐臣。燕相子之与苏代结为姻亲,子之想夺取燕国的政权,就派苏代到齐国去侍奉做人质的那位公子。齐王派苏代回燕国复命,燕王哙问他,齐国能称霸吗?苏代说不能。燕王问,为什么呢?苏代回答说,齐王不信任他的臣子。以此讽喻燕王重用国相子之,于是燕王专一重用子之,甚至把王位禅让给子之,燕国因此而发生了严重的动乱。齐国趁机攻打燕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燕国差点儿因此亡国。后来燕国拥立燕昭王即位,苏代、苏厉不敢再回到燕国,都归附齐国,齐善待之。齐国想联合秦国合作伐宋,派苏代出使秦国。苏代经过魏国时,魏国替燕国拘捕了苏代。齐王派人对魏王说,齐国想要和秦国共同伐宋,把宋地封给秦王的弟弟泾阳君,但秦王一定不肯接受。秦王并不是不愿得到这块宋国的土地,而是他不相信齐王和苏代。现在齐国和魏国如果矛盾激化,那么齐国就不会欺骗秦国。秦国也会相信齐国,齐、秦联合,恐怕会不利于魏国。如果大王让苏代东归齐国,则秦王一定不相信齐国,齐、秦不联合,对魏国就有利了。于是魏国释放了苏代,苏代到了宋国,宋君也友好地接待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