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关于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争议不断出现,比如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又比如《扁鹊叫蔡桓公》,很多人记忆中明明是扁鹊见蔡桓公,为什么现在看到孩子们学的教材里变成了蔡桓侯?
1、记忆偏差很多较真的朋友为了证明自己的记忆没有出错,还特地去翻出了自己上学时候的课本,结果被自己给打脸了,证明了的确是记忆出现了偏差。
当然,如果你拿出的证据是下面这种课外读物,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是在中小学教材里的这篇课文,文言文原文正文里的称呼就是蔡桓侯,除了第一句: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蔡桓公,只出现在标题里。
而且一直是这样,没有变过。原文如下: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但如果考校文章的原始出处,我们会发现,
原来课文中这段文字的第一句与最早的记载是有出入的,《史记》中扁鹊见的是齐桓侯,且通篇都是桓侯,而没有出现桓公的字眼。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史记·扁鹊传》
2、为什么是蔡桓侯不是蔡桓公标题是蔡桓公,正文变成了蔡桓侯,很多人都理解不了,是不了解当时的封建礼制。
虽然我们现在读史书经常提到秦孝公、晋文公、齐桓公,甚至是楚庄王、齐宣王,但实际上周武王分封诸侯,公爵等级的封国是有数的,有据可查的,当时的八大公爵分别是:
焦国,祝国,蓟国,陈国,杞国,宋国,虞国,虢国。
这些诸侯国有上古明君的后裔,有商朝后裔,有周武王的至亲,虽然现在为人所熟知的大概只有那么两三个吧,还是得益于成语典故。
比如,宋国有退避三舍的宋襄公,虢国有假道伐虢,杞国有杞人忧天,虞国有桐叶封唐。
对的,咱们后世耳熟能详的春秋五霸(某些版本的五霸包含宋襄公除外)战国七雄,在开始的时候都是弟弟。
按照周礼,这些诸侯国的国君正式封号基本都是侯爵,当然也有更低的,比如伯爵,子爵,甚至个别人只是个男爵。
有名的例子就是大家也都熟悉的一篇古文《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当然不是一位姓郑的伯伯,而是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是国名,伯是爵位等级。
在正式的场合,侯爵国的国君被称为公,很可能是他人已经不在了,称的是他的谥号,这是符合周礼的,用我们现在通俗易懂的话就是:死者为大。
逐渐地“公”成了一个尊称,而不再是专指爵位。
所以,《扁鹊见蔡桓公》这篇古文的正文里提到“蔡桓公”的地方都用“蔡桓侯”,这是正确的。
如果用“蔡桓公”,严格来讲属于僭越,是不合礼制的。
所以楚庄王对自己称王的说辞是:我,蛮夷也!
意思是,你们都说我是蛮夷,那我就做一些蛮夷该做的事,不服周天子的管束,僭越称王(武汉至今有不服周的俚语)。
而僭越这种事情也是需要实力和底气的,不是每个诸侯国,每个国君都有这个勇气。
至少在春秋前期,是没有人敢这么干的。
只是到了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末期,周天子完全没有了威信可言,各个诸侯国都不拿正眼看他,别说妄自称公称王了,连称帝的都有。
所以孔夫子称那个时代是“礼崩乐坏”,他四处奔走就是要克复周礼。
而扁鹊生活的时代就是战国初期,礼崩乐坏还没那么严重。
3、蔡桓公是谁?这也是争议的一个点,有人说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春秋时期蔡国的某一个国君;
也有人说,蔡桓侯说的是其实是齐桓公,理由还是司马迁《史记》当中的记载: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史记·扁鹊传》
只不过,这里的齐桓公不是我们熟知的春秋五霸里的齐桓公,而是另外一位。
怎么回事,齐桓公还有两个不一样的?
这就得说到“田氏代齐”的故事了。
齐国本来是姜太公的封国,也叫姜齐。可是后来呢,他们收留了一个从陈国来的落魄王孙,后来这个陈国后裔改姓田还在齐国不断发展壮大,一路从普通人做到了齐国上卿的高位,还一步步架空国君,最终取而代之,齐国改姓田。
春秋五霸的齐桓公,属于姜齐,叫姜小白;而田氏代齐之后也有一个齐桓公,叫田午,是个弑君自立的狠人,只是大家都不太了解。但说到稷下学宫,邹忌讽齐王纳谏,田忌赛马等等这些,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稷下学宫就是齐桓公田午创立的,邹忌也是他在位期间来到齐国的,田忌赛马中的齐威王,就是田午的儿子。
据说,田午在上位之前的封地是蔡(蔡国早已被齐国所灭),因此有称田午为蔡桓侯或蔡桓公。
4、为什么会出现争议中小学课文之所以争议不断,是因为部分课文的确是经过修改的,不同年代的人不尽相同。
有时候,中小学课本选用的文章会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有原文不动改标题的,也有标题不变改内容的,还有其他情况,内容与标题都有做修改。
有时候,课本上的文言文是节选自某些经典古文当中的一段,而不是完整的一篇文章。这时候就需要编者拟定一个文章标题,并对内容做一些适当的修改。
比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选自《孟子·告子下》,《扁鹊见蔡桓公》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也有说出自《韩非子·喻老》)。
又比如,大家倒背如流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过去在课本上的题目是《锄禾》对吧,但现在变成了《悯农》,这是一组二首诗当中的一首。
另外,还有一个情况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很多70、80后上学的时候课本里非常多的古诗,其作者都是“佚名”,有人有印象吗?
是诗的作者的的确确就叫佚名,还是怎么回事?
小时候估计很多人真的以为有这么一位才华过人的大诗人,但是随着学到的“佚名”诗作越来越多,以及自身诗歌鉴赏水平的提升,就会发现不对劲。
这位“佚名”大诗人的风格也太多变了,太有才了,名篇佳作也太多了,都赶上诗仙李白了。
然后发觉不对劲,这不合理啊,这么有才华的一位大诗人,又有那么多传世佳作,不应该没有留下任何的背景故事传说哇!任凭你翻遍史书典籍,也找不到“佚名”的详细资料。
于是我们知道,佚名不是一个人的真实名字。
那为什么署名佚名?
我猜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个是编者实事求是,确实找不到诗的作者;
二是作者存疑或者有争议,为了不偏不倚干脆用佚名来代替。
此外,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或许是因为某些原因,不方便直接标明诗的作者。
总结综上所述,关于课文《扁鹊叫蔡桓公》的争议,的确是部分网友的记忆出现了偏差,只记得文章的标题,而对正文的内容早已记忆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