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此句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意思是:鸟将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说的话是满怀善意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原因是,只有将死之人才有可能放下贪嗔痴爱,才能在良知浮现的状态下说出内心之言。而在一般情况下,人能吃能睡、没病没灾,往往受困于过往的爱恨情仇,为未来而忧心焦虑,心存诸多挂碍,既放不下,又丢不开。更何况贪婪会加深匮乏;嗔恨会强化狭隘;愚痴会遮蔽理性,从而让我们更加难以胸怀坦荡、敢做敢说。当看清这一切,就会明白,很多所谓的“生存之道”、“处世技巧”其实都是在自我设限,是在各种情绪欲望的裹挟摆布下,脱离了真实的自我,因而虚度了人生。

社会之所以浮躁,人们之所以过的不幸福,是因为对良知的作用认识不清,不能使良知之学发扬光大。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用各自的私心才智,互相倾轧、互相欺骗、互相算计,造成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有些人假借公义,做着自私自利的勾当;用虚伪的行为来迎合世俗,以获得自己的好处;为泄私愤而互相攻击,来表现自己的所谓才能。这些都源于人的私心太重,而公德心、正义心全无。在这种环境下,人如何能获得幸福、祥和?社会又如何能不浮躁呢?

智慧就是当我们的外在意识停歇下来时,内在心灵所呈现出来的光明、清静的状态。在这种清明的状态中,我们的内心深处是能够知道事情怎样才能做得最好,只要没有情绪欲望的干扰,每个人都能唤醒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接纳自己以及世界的不完美,在意识的参与下去表达自身的情感,这其实是净化身心的有效方式。它会帮助人们近距离观察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从而能够了解真实的自己。担心情感的流露会伤害自己,是源自于潜意识层面的不安全感,如果让它长期存在,疏离感和恐惧感就会泛化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使生活变得黯淡无光而缺乏生机。当你感受到有意识地表达自己并不会导致想象中严重的后果,就会卸下这种过度的防御,而会体验到安全踏实的感觉。长期拥有这种安全感,会给你生活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你会感受到有一种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从潜意识里流淌出来,让你敢想敢做而无所畏惧。

事实上,潜意识层面的不安全感既可以转化为奋力一搏的动力,又可以转化为畏缩不前的恐惧,关键取决于头脑对于潜意识层面不安全感如何解读。如果能够收回自己因为对于生活的错误认知而造成的沉重跟匮乏,并由此变得充满希望和活力,即便你不够富有,也可以给他人传递正向的能量。当你发自内心的感到自己的丰盛,自然而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拥有,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不是刻意为之的,而前提是在觉知的状态下。摆脱无意识的习惯,并不需要强大的意志力,但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因此,当你感到惶恐不安的时候,你不必用意志力去挑战这种不安,而应该让意识回归,不断地赋予自己致良知的信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