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为各自时代的顶流军事家。无论是军事理论、兵员制度、武器装备或是技术条件,都差得太远,很难比。《史记》里,白起平均动则能下别人2、30个城,看起来很恐怖?但只要把《三国志》里的行政单位换算成“县”。
好像也就那么回事。模仿太史公《史记》口吻重写一波《诸葛亮传》?“十八年,拜亮为军师中郎将,将赵云、张飞击璋于川郡,定犍为、巴西、江阳3郡,获城14。建兴三年,以亮克南中。平五郡,弑高定,擒孟获,拔城57。
后三年,丞相亮伐魏,定天水3郡,得城19,俘敌将维而还。次年,绝陈仓道,斩敌将王双。又北出,克武都、阴平2郡,得12城。九年,丞相亮又攻祁山,退郭淮,走上庸。破司马宣王于卤城,斩首3万(3千甲首以小队长计)。
又绝木门北道,射杀其大将张郃……”(略丞相五伐。)这样来看,孔明的战绩是不是同样也很燃?此外,与白起同时代的秦国名将还有魏冉、司马错、蒙骜等人。他们都在各自战线上做好了自己的工作。
只是论军功白起最高。而诸葛亮无人帮减压力。不算秦昭襄王算是大于后主的存在,若真来3个同档次的,约摸武侯做梦都会笑醒而不是累死。从三顾茅庐到星落五丈原,诸葛亮辅政满打满算27年。而白起从初战到被逼自杀,足足有37年。
从扩充版图来讲,即使强如白起,也未能攻克过东方任意一国(主要功绩还是削弱了赵、楚等国实力)。而刘备三顾之后仅仅11年,便从丧家之犬转身汉中称王,辖两川、跨荆益。国土面积从0扶摇到万平方公里。
然后刘备自己作死:夷陵报销大量精英和主力,丧失一半土地。还是亮亮临危受命,一顿爆肝。去世时,又生生把国家恢复到万平方公里(南中都督治所从平夷县南迁至味县——里),人口也到百万级别的水平。
从国际形势来讲。白起活跃时,东边分成6个国家。秦是略强与楚、赵的存在。而等到平定汉中,曹魏已统一北方10余年,是赵、魏、韩、齐、燕5国的总和。东吴更久——从年开始,约25年,略等于楚、越、吴3国的合并。
诸葛亮的任务是扶持建立,白起的职责是发展壮大。基础不一样,更是不具备可比性。论战场敏感度和军事微操能力,我承认白起很强。他的特点就是花样繁多的临阵指挥和精确计算。例如长平之战:为应对赵括组织的骑兵冲击。
他采取多战术混合来解决问题。主要有:1、重装兵绕后,断其粮道。2、骑兵穿插,分割敌军团。3、步兵快袭,干扰其判断。4、不停筑垒,围死对手。仅仅一个截击战,搞得是近乎炫技,相当于靠极限手速吊打了手残党赵括。
突围时骑兵被摁死,也是40万赵军活活被包围、终丧战斗力的主要原因。然而诸葛亮告诉我们:解决军事问题,很多时候并不一定非要局限于狭义的军事手段。如:五伐时的武功水之战。蜀将孟琰率五千步兵渡河,恰逢河水暴涨被司马懿所围。
正当宣王派出1万骑兵准备暴捶的时候,却被武侯看似轻描淡写的化解了。“作竹桥越水射之,贼见桥垂成,便引兵退。”——陈寿著《诸葛亮集》。这里的“竹桥”和“弓射”即:搭桥车和联(音)弩。搭桥车能减少舟桥搭建的时间。
联(音)弩可提升步兵对骑兵的杀伤。因此在失去战机后,善打快攻的宣王也只好撤军,从此再没机会围歼蜀兵团。受国力限制,诸葛亮无法在大规模用兵中像白起那样铁桥硬马,但相同的效果,亦能通过军事发明的方式来达成。
况且,论微操丞相也不赖。拿卤城之战和白起的鄢郢之战作比:同样是面临绝境。为了制造与敌军主力交战的机会。白起用拆桥毁船——自绝归路背水一战(最早的背水一战战例)。而诸葛亮则选择自陷于魏军的南北夹击之中。
——(疑似最早破壁钳形攻势的战例)。最终白起取得斩级数万,诸葛亮取得“甲首三千”——小头目,即实歼万余的战果。《三国志王平传》:(宣王)使张郃攻王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诸葛亮。亮使王平守南围。郃不能克。自使魏延、高翔、吴班奔拒,大破之。
两者的区别:白起凭借秦国强大的军事保障能力——“起举国之兵的足兵足食”,一将剩勇极限扩大了战果。诸葛亮落入粮运不济的困境,无奈撤兵。那么,假如李严稍微给力些,老老实实的“足兵足食”。
诸葛亮是否可以像白起那样砍瓜切菜的揽一波更大的战果呢?很可惜,丞相从来没机会打过这样的奢侈仗,未可知也。当然了,也不是说只要国力强,个人素质就可以不计。例如同样是汉军,李广就不如卫、霍。
把赵牧从北线调到西线,接替他那位无名氏面对同样的敌人——匈奴。战绩便从“潇洒写意”变成“数次力战不利。”秦国自己也是典型的例子。长平之战后,白起认为应趁热打铁立即攻打邯郸,灭赵国。
可昭襄王非要去听什么范睢的谗言,结果错过良机。到了后来,接替白起的王陵、王龁先后起兵,局势反转,倒成了六国合纵按着秦国打。同样一个国家,同样一支军队,为啥换个将军就不一样了?
因为依靠国力只能叫你输得起,而不是长胜不败。鼓吹“站在顺风口,猪都会上天”的才是瞎扯淡。天才的世界总是相通,庸才才会替世人把花样百出的错误呈现出来。一言以蔽之:一个擅长于扶持弱国,带兵以巧取胜。
一个是背依强大背景、善于利用优势而充分扩大优势。都是了不起的军事家。说白了,就算把2人拉到同一战场上,到最后的结局也一定是演变成:背后国力的比拼。后世如某光头的那些将帅——论军事水平就一定不如吗?未见得吧?
另,从对军事领域发展的影响来看,当代的三马(懿、昭、炎)都是妥妥的“亮粉”。几十年后,晋代名将马隆照“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取得重大边境军事胜利。年后的北魏,大将刁雍“采诸葛亮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
“帝从之,斩匈奴五万级。又北征柔然,改女水为武川。”即使是到了年后的唐代李靖,还在用“宣王之抗武侯,抑而不进”,来阐明“敌将多谋、兵利甲坚,力全而劲。岂可速而犯焉?”的道理(论持久战?)。
而白起赖以成名的“野战快攻、战必务歼”,这个歼灭战理论,其实在白起之前就有了,孙膑也提过。只是,实践最强,创造越多的就是白起。总体来讲,还是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或许,先秦时期文武分得很开。像白起这样从最底层小兵成长起来的军事统帅,更有可能受限于文化水平,自己很会打仗,而不能将之提炼到理论高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