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理所当然,秦始皇陵就成为了千古第一陵了,秦始皇陵,以其规模宏伟、空前而闻名中外。秦始皇陵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受过大规模的破坏。
秦始皇像秦始皇陵位于陕西古城西安的临潼区,坐落在骊山脚下,身旁就是著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而兵马俑坑作为秦始皇陵的一座陪葬坑,曾发掘出土过彩绘兵马俑及彩绘铜车马,错金银铜乐府钟等珍贵文物,根据我们现代的考古发现,秦始皇陵的文物极为丰富,历年的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已超过10万件,陵墓周围到处堆积着秦砖、秦瓦,数量之多,样式之多冠绝古今。
兵马俑根据现代科技探测、试掘发现,迄今为止,秦始皇陵的地宫并未被破坏挖掘。因此秦陵下面那幽深而神秘的地宫,更是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这座“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虽然历经两千多年风雨剥蚀,依然显示着雄奇的气势。
秦始皇陵的修建 秦始皇,姓赢名政,13岁就继承王位,22岁亲政。公元前年,秦始皇兼并了割据称雄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并自称“始皇帝”,也是希望其后代依次称二世三世,以便千世万世地传袭下去,但是,天不遂人愿,后代的不肖子孙并没能守住这份家业,传承至千世万世,仅仅传了二世就灭亡了,也不知道伟大的秦始皇如果泉下有知,会不会气的掀起棺材板。
秦始皇陵为了使自己死后能安稳长眠,秦始皇陵从其继位初始就开始修建,吐血不,十三岁就开始给自己建陵墓,当然,各位看官也不必大惊小怪,匪夷所思,因为古代帝王生前造陵并非秦始皇的首创。早在战国时期,诸侯国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风。秦始皇只不过是把国君生前造陵的时间提前了点而已。秦始皇陵从其继位开始修建,前后38年之久,动用了70多万修陵人,问题是到死都没修建完工,其规模之宏大可见一斑。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秦始皇陵的修建及陵墓内部结构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水,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着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为烛,度不灭之者久。”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修建自己的陵墓,秦始皇竟然征发了70多万刑徒。
神秘的秦陵地宫
为何历朝历代战乱期间都热衷于盗掘秦始皇陵?据《史记》记载,秦陵内地宫设置有百官座次的殿堂;藏满了各种奇珍异宝;用水银制作了象征大地的江河湖海;用珍珠宝石制作了象征天体的日月星辰。而且地宫中,还有用人鱼膏(据说是东海中一种形似人的四脚鱼)做成的蜡烛永不熄灭地燃烧着,使地宫常年形同白昼。可见,秦陵作为一座超级天子大墓,以其埋藏丰富,必然会引起各种人物的觊觎和虎视眈眈。
《史记项羽本纪》说:“公元前年,项羽入关后,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此贼如此做法,和清朝八国联军侵华烧毁圆明园的景象何其相似,看来这些洋人还是有师承的,这只是个笑话,呵呵。)并派遣30万大军盗掘秦始皇陵墓,并烧毁了地上宫殿,据说,盗掘出的奇珍物事,搬运了三十天都没能运完,此次项羽盗墓是最大的也是最早的一次。咱们的西楚霸王的这次官盗,也成为了秦陵之后劫难的导火索,从此之后秦陵就再也没有安宁过。此贼可恨。
秦始皇陵碑后来的西汉王莽的败亡,赤眉军入关中,又对秦陵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诸陵,取其宝货”。 后赵的当权者石勒和石虎,也对皇陵进行过盗掘。 而到了近现代之后,军阀混战,陕西军阀也曾派兵挖掘过秦陵,取走了地宫大批珍宝。而好多说法也只是传说,其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据现代考古专家曾预言说,传了千言的秦陵被盗也只是外围部分,秦始皇陵的地宫应该还是完好无缺的。当然,也仅仅是推测,至于真相如何,也只有等待秦陵真正开掘那天的到来。从以上史实来看,项羽是盗掘秦始皇陵的始作俑者,并成为盗窃秦始皇陵的最大盗墓头这件事是没跑了。幸好当时的科技落后,军队没能进入地宫,也只是盗掘了秦始皇陵的地上文物,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对秦始皇陵地宫的无限想象。
原创文章,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