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俗话说,吃大于天,想必没有几个人能逃得过美食的诱惑。
时至今日,人们闲暇时间外出旅游或出差,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率先品尝当地美食,有甚者,更会专程去到某地,为品尝那一道美食。
而人尽皆知的鲁迅先生,私下里,竟也是个吃货。
01辣食、甜食、零食
鲁迅先生是浙江绍兴人,浙江属于南方。
南方的食物一般以甜为主,而鲁迅先生虽不挑食,但尤其热爱甜食。
有记载说,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爱上当地一种甜食,以至于回国后依然回味无穷,托朋友给他寄一些来。
也正因为鲁迅先生爱吃甜食的缘故,所以牙齿一直不好,但即使如此,也依旧管不住嘴巴。
据说,医院看牙,看完牙回家时,还不忘在街边买小零食。
除甜食外,鲁迅先生也像北方人那样,爱吃辣。
他常因写作熬夜,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写着写着,吃一口小零食,若身边没有零食,那便用辣椒代替。
鲁迅先生爱吃辣,许是与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小时候经历过门道中落,曾是大户人家的少爷,后因种种原因家道中落,从此过起了贫苦的生活。
鲁迅先生自小热爱读书、学习,常常熬夜,家道中落后,保暖设施欠缺,鲁迅先生便只好吃辣椒取暖。
久而久之,他发现,此法不仅取暖,而且解乏,逐渐也就喜欢上,并养成了习惯。
02许广平
离鲁迅先生最近的人,除夫人朱安外,恐怕就是许广平了。
许广平是鲁迅先生的学生,也是第二任妻子。
虽然二人只有短短两年的师生缘分,但鲁迅先生却影响了许广平一生。
在鲁迅先生的启发下,许广平的思想不断提高,觉悟不断提升,积极投入到人民思想的斗争中去。
和鲁迅先生一样,以笔为枪。
后来的二人互生情愫、结为夫妇,但他们的关系,既是夫妻,也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许广平女士了解他的一切喜好,在一次采访中,许广平女士就曾拿出鲁迅先生的菜谱。
菜谱中,肉类食品随处可见,如下:
蒸沙鱼、洋薯腊肉、扁豆炒肉、红烧鳜鱼、芋炖排骨、蒸鸡、椰菜牛肉、鱼、千张炖肉、菜炒牛肉、蒸鱼片、豆腐烧肉、芽菜炒肉丝、炖羊肉、蚝蒸蛋等等。
除此之外,可以看出,大部分时日,是上下两顿都有肉的。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除是个疯狂的甜食、辣食爱好者外,还是一个狂热的肉食主义者,无肉不欢。
从菜谱中还可以看出,大都是一些家常菜,口味不同、荤素搭配,相当丰盛。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在爱吃肉、爱吃辣、爱吃甜、爱吃零食的基础上,还很注重养生。
而许广平女士,也是一个心思细腻的贤内助,把丈夫的一日两餐张罗地井井有条。
那么,我们只知道他爱吃,但究竟爱吃到了什么地步呢?
据说他即使生病了也不忘吃,这种经历,还被他写进了书中。
在《华盖集续篇》中,鲁迅先生写道:
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
此段文字,是许广平女士担心他嘴角的疮,于是禁止他再吃甜食,便没收了他的柿霜糖。
而夜里,鲁迅先生竟又翻出另一包偷藏的柿霜糖,偷偷解馋。
可见,几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鲁迅先生对美食,尤其是甜食的向往。
然而,鲁迅先生除了喜欢买零食回来吃,还喜欢在外面吃饭。
据鲁迅先生的日记记载,他在京城生活的十四年中,光去过的有名的餐馆就有六十多家。
时常和朋友小聚,喝酒、吃肉、谈天,好不快活,然而,即使身边没人陪伴,他也会独自前往。
鲁迅先生的小说《在酒楼上》,就曾描写过他独自一人前往酒楼喝酒的场景:
我的旅馆是租房不卖饭的,饭菜必须另外叫来,但又无味,入口如嚼泥土。
我午餐本没有饱,又没有可以消遣的事情,便很自然的想到先前有一家熟识的小酒楼,叫一石居的。
我于是立即锁了房门,出街向那酒楼去。其实也无非想姑且逃避客中的无聊,并不专为买醉。
“一斤绍酒。——菜?十个油豆腐,辣酱要多!”
我一面说给跟我上来的堂倌听,一面向后窗走,就在靠窗的一张桌旁坐下了。
这一段,算是对鲁迅先生的喜好较为细致地描写了。
从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去酒楼独自吃酒,是为排解无聊、孤独。
但从后文中可以看出,二楼空无一人,鲁迅先生才上了楼的,这种环境对他来说刚刚好,每次响起脚步声,他都要留意一下,见是堂倌才放下心来,唯恐上来个别的人。
所以,对鲁迅先生而言,独自一人享用美食,是一种享受。
而美食也不单单是为填饱肚子,更为自己向往自由的灵魂,寻个安放之处。
文中还着重强调了鲁迅先生爱吃辣这一点,外加爱吃油豆腐。
下文中,他果真遇上了一个熟人,邀他来坐后,又添了四样菜,其中又有油豆腐。
所以,由此可见,鲁迅先生不仅爱吃,还很会吃。
03尾声
鲁迅先生的吃,已经不单单是吃那么简单,而是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一种体现,也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了解方式。
鲁迅先生去过很多地方,而每每去到一个地方,就要吃那里的美食。
回去之后,还要请当地的朋友,给他寄一些回来。
对他来说,这些来自异地的美食,除了可以满足他的口腹之欲外,也是一种回忆,一种难以忘怀的经历。
人生本就不易,有个什么喜好,正表明你对人生还没有失去希望。
所以,生命很长,不妨好好享受、好好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