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企业领导者,只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远远不够,更需要具备历史眼光和人文思维,懂历史,懂自己民族的典籍。因为领导一个集团靠的是战略思维,斗争魄力和人格魅力。今天明德书院推荐的便是由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史记·货殖列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为商人树碑立传的书,记载了许多春秋时期至汉朝的商人的经商传奇、致富思想,并总结了相当深刻的经商智慧、商业哲学及经商手法,被历代企业家奉为经商之圭臬。书中所记载的商业思维和经营智慧,对今天的企业经营者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为此,明德书院顺应时局,在明德书院「国学总裁班」开设《货殖列传之商贾智慧》一课,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教授担任主讲老师,带领学员穿过历史风云,走进《货殖列传》的世界,领略古代大商的经营智慧,深刻探讨“富家之术”、“治企之道”。
图:明德书院「国学总裁班」课程现场课堂
《货殖列传》中说:“富者,人之性情性,所不学而惧欲者也。”在明德书院《货殖列传之商贾智慧》课堂上,李晓教授解释道:“追求富裕,是人之本性,但在竞争愈来愈剧烈的商海中,想要依靠一贯的思想致富确实是一件难事,因此想要将企业做大做强,具备灵活的商业思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对此李晓教授提到了《货殖列传》中的“经商三原则”:“这三原则对近现代许多的大企业家都影响颇深,学会了这三原则,或许可以助你在商海竞争中打败敌手,脱颖而出。”
原则一:‘富无经业,贵在诚壹’。《货殖列传》中说:“‘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所谓“‘富无经业”’是指发家致富并没有特定的门路,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关键就在于‘“诚壹”’。明德书院释义,“‘诚壹”’意为专心致志,于商人而言便是在经商领域中做到更好,做到更精,毕竟专注才是赚钱的有效途径。
原则二:‘人弃我取,人去我与’。《货殖列传》中讲述商祖白圭的经商故事时说到白圭的经商秘诀:“‘人弃我取,人去我与”’,也就是商人成功需要具备的一大思维:逆向思维。俗话说,贫穷一定是思维方式的贫穷,比贫穷更贫穷的,是思维方式的固化。明德书院认为,若是企业的决策者被思维定式束缚住,简单的问题也可能被看成一座大山,相反,当他们习惯逆向看待眼前的困难时,才更有可能找到答案,帮助企业稳步成长。
原则三:‘审时度势,与时俯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方向’远比‘速度’重要得多,企业的方向一旦出现问题,方针政策实施得如何正确,企业制定的计划也没有办法完成。方向错误,实施方针、政策的速度越快,距离企业的衰败也就越近。因此,企业家更需要具备的便是“判断时势”的能力,与时偕行,企业前进的道路才能拥有一片光明。”
《货殖列传》中蕴含的经商智慧远不止这些,其中包含着的先进的经济学原理、市场机制、以及实践情况,对如今大环境下的商业决策都有着极大的启发和帮助。企业家学之,有助于自身培养历史眼光,更加全面、系统地看清企业发展之路。明德书院「国学总裁班」的《货殖列传之商贾智慧》一课将带领企业家学员深刻探索潜藏在《货殖列传》中超越时代的经商智慧,将《货殖列传》全篇丰富、全面、详实的理论通过一个个传奇案例一一展现在学员面前,。明德书院希望这些经商智慧,能培养更多具有“大商思维”的企业家,进一步地促进市场复苏,助力祖国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