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故事: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数次点燃传达军情的烽火,各路诸侯火速赶到后发现是周王在逗着美人玩,先不说周幽王后来因此而丢掉了性命,就说诸侯到达点烽火的地方需要多久。当时距离西安最近的郑国相距里,骑上传说中的千里马也要3天3夜才能赶到,还有相隔千里之外的,按照古代的行军速度还不得等上几个月?难道周幽王和他的爱妃褒姒就在烽火台旁等了几个月?这个游戏还好玩吗?再者,要是敌人来了再点燃烽火能解得了燃眉之急吗?
第二个故事:韩信的胯下之辱
史记里对韩信受胯下之辱是这样描述的,有一天韩信挎着宝剑在街上溜达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无赖,那个无赖就嘲笑韩信说,看你人高马大的还带着剑,显什么威风,有本事杀了我,要不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说着还把脑袋伸过来。韩信当时有没有钻先不考究,但史记里还记载,当时秦朝统一六国以后,明文规定民间不可私藏兵器,一经发现以杀头论处,作为一介草民的韩信哪来那么大的胆子带着宝剑还敢逛街?前后还有点矛盾。
第三个故事:赵高篡改秦始皇遗言
说秦始皇出巡时在途中驾崩,临终遗言是他死后由扶苏继承皇位,是由李斯和赵高将遗诏改为由胡亥继位的,但是在秦汉古墓里出土的清华竹简上明确写道,秦始皇的遗诏就是由胡亥继位的,让李斯和赵高背了几千年黑锅。
史记里还有很多与事实不符的故事,但我们也不能说司马迁骗了我们,他的历史学家的地位是永远不能被撼动的,首先,史记其实是一部文学作品,要是没有点传说和渲染的味道还有意思吗,再说他在搜集资料的时候有好多都是走访民间、道听途说的,有些史料不得不按民间传说来写,难免出现与事实有所偏差的现象,不管怎么说,要不是有这部史学巨著,我国的历史会有很多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