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句话是写在一块汉代织锦护臂上的。这块护臂出土后,被评为二十世纪考古学最伟大发现之一,而且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名录。我们细看《汉书》和《史记》,就会发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一说早有记载,而且是至少记载了三次“五星出东方”汉宣帝以此为依据下令进兵,名将赵充国遵命行事,一战斩首数百缴获十万马牛羊。这两本史书还对“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给专家学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五星红色有角,外国大败。”不知道古人是否有未卜先知之能,《汉书》《史记》成书两千年后,红色五角星成了最有威慑力的标志物之一。为了证明“五星红色有角,外国大败”并非笔者杜撰,咱们先来看看《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的记载:“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常在东方,其赤,中国胜;其与太白俱出东方,皆赤而角,外国大败,中国胜;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史记·天官书》还做了这样的预言:“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之国,可重致天下。五星皆从太白而聚乎一舍,其下之国可以兵从天下。”《史记·天官书》中的这些话应该如何解释,子不语怪力乱神,笔者也不敢妄言,因为解读失误是要挨骂的——笔者懂一点古文,但是对星象学一窍不通,而且也不想研究。笔者不敢深谈,但是古代帝王却不能不当回事儿,本文开头说的汉宣帝以“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为依据下令赵充国进兵并大获全胜,在《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辛庆忌传》中有详细记载。话说那是在汉宣帝神爵元年,也就是公元前61年,五星再次出东方(不规律,此前已经出现两次,稍后再说)。虽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但是大汉边境并不平静,匈奴十万大军集结准备南侵,先零羌各部族也蠢蠢欲动,汉宣帝准备选派一员猛将带兵出征,就派御史大夫丙吉去征求七十六岁的老将、后将军赵充国,结果赵充国当仁不让:“亡(无)逾于老臣者矣!”汉宣帝不是秦始皇,他用老将赵充国,本来是准备要多少兵就给多少兵的:“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赵充国比王翦豪迈,或许是他认为北方部族根本就无法与楚军相提并论,他把胸脯拍得山响:“羌戎小夷,逆天背畔,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这时候就看出汉宣帝的平易近人和对赵充国的尊敬和信任了:“上笑曰:‘诺。’”赵充国不是王翦,他并不以杀伐为乐,而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到了边境,先是派部族降将回去到处宣讲大汉朝廷开出的赏格:“天子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斩大豪有罪者一人,赐钱四十万,中豪十五万,下豪二万,大男三千,女子及老小千钱,又以其所捕妻子财物尽与之。”赵充国这叫“假传圣旨”,因为汉宣帝派出六万大军出塞,是要有所斩获扬我大汉军威的;出征的将领也不赞成招降,因为他们也想要这些赏金——汉制无功不得封侯,这样因功封侯的机会谁也不想错过。眼看金灿灿的赏钱要被别人拿走,部将们纷纷向皇帝打小报告请战,汉宣帝就下了一道诏书批评(让)赵充国。汉宣帝责让诏书先是承诺再给赵充国增兵一万二千,然后用“五星出东方”来坚定赵充国的决战信心:“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敢战者凶。将军急装,因天时,诛不义,万下必全,勿复有疑。”汉宣帝这番话并不是凭空杜撰,他肯定是看过《史记》(当年叫《太史公记》)得,知道汉太祖高皇帝破项羽而大汉肇基那一年五星出东方,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屡战屡胜,也是五星出东方。受到皇帝批评,赵充国上书解释了一番,表示我悬赏捉拿敌人豪酋只是离间之计,等他们人心散了再出击,就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更大的战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汉宣帝没有再催促,但是赵充国也没闲着,他集结全部兵力,以泰山压顶之势向北开进,而且是不紧不慢地推过去,让敌人没有反击之胆和还手之力:“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余人,卤(掳)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两(辆)。”因为占有绝对优势,汉军损失微乎其微——史料未载,可能是零伤亡,因为根本就没发生正面战斗,赵充国就是碾压过去看着敌人逃命,逃得慢的就生擒或斩杀,至于被撵进水里淹死冻死的敌人,是不算战果的,这场景读者诸君看着很熟悉也很搞笑:你自己逃跑掉进高原雪水淹死冻死,这笔账算不到我们头上!汉宣帝刘询有必胜的信心,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只是不重要的原因之一,他的信心主要来自大汉帝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而赵充国可能也根本就不信星象能决定战争的胜负,他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稳步推进获得全胜,天上的吉兆和地上的大捷,可能只是一个巧合。但是不管怎么说,神爵元年五星出东方,汉宣帝指挥赵充国获得了北征大捷,缴获了大汉的稀缺资源——马牛羊,这是一件绝对的好事。英明的帝王和智勇的将帅不会靠天吃饭,但是我们却不能不产生这样的联想:下一次五星出东方是什么时候?那时候又会发生哪些美妙的事情?笔者想到了一些,但是正文里还真不能说,所以还需要请睿智的读者诸君不吝赐教:五星红色有角,外国大败,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之国,可重致天下……这些话到底是啥意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