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张良的一生,离不开一个简单而又艰难的目的——复仇。
而这条艰难的复仇之路,最终以秦国的覆灭和项羽的败亡终结。
可同为“汉初三杰”,萧何为相,韩信当了异姓王,为何张良仅仅得到了一个小县城的封地?
1贵族中的贵族——张良与平民出身的萧何、韩信不同,张良的祖父是战国时期韩国的三朝相国,父亲也曾担任韩国两朝相国,是真正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那一类人。
如无例外,张良一辈子都不需要忧愁,可以安静地等待继承相国的位置,也可以做一个无忧无虑的纨绔子弟,一辈子醉生梦死。
可好景不长,还没等到张良长大,韩国便被强大的秦国覆灭了。曾经的富家公子顿时成为了丧家之犬,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家仇国恨的重压下,张良的梦醒了,他明白自己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贵公子,只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年轻人。
为了保命,张良四处逃亡,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虽说还带着三百私家随从,可却无处可以安家。
直到后来,张良的弟弟也在逃亡中死去了。国破家亡下,心中复仇的种子终于开始生根发芽。
2刺杀秦始皇历史上,关于刺杀秦始皇中比较出名的有三个人,一位是荆轲,一位是高渐离,还有一位则是张良。
虽然三人都以失败而告终,可前两位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只有张良一人刺杀失败后还能逃脱。
在弟弟死去后,张良开启了自己的复仇之路。为此,他不惜散尽家财,全身心地投入到反秦的事业当中,寻求刺客行刺秦始皇。
功夫不负有心人,辗转多地的张良最终找到了一个大力士愿意行刺秦始皇,于是张良便斥巨资为他量身打造了一只重达斤的大铁锤,等待机会展开复仇行动。
公元前年,秦始皇东巡,巡游车队即将抵达阳武县,一直派人打探消息的张良很快得到了情报,于是便和大力士提前潜伏在通往阳武县的必经之路——博浪沙。
然而,作为被刺杀惯了的秦始皇便有了经验,时常换乘座驾,每次出巡都不固定坐哪一辆车。
埋伏已久的张良和大力士看到三十六辆一模一样的车缓缓驶来时,眼睛都瞪圆了,怎么也找不到秦始皇所在的位置。
可来都来了,总不能就这样空手而归吧?
于是张良便选了中间一辆较为豪华的车,指挥大力士袭击该车,将那斤重的大铁锤砸了过去,只可惜命运的天平并没有落在张良这一边。
秦始皇并没有在那辆车上,幸运地逃过了这一劫。一击不中,张良虽然失望,但还是趁乱钻进芦苇丛中,快速逃离了现场。
惊出一身冷汗的秦始皇勃然大怒,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搜捕刺客,但因为无从查起,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3圯上受书刺杀失败,张良只能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贤师。
一天,张良闲暇时路过下邳桥,突然一个身穿粗布短衣的老者走到张良面前,故意把鞋子甩到桥下。
正当张良愕然之际,老者更是傲慢无礼地使唤起张良道:
“小子,下去给我捡鞋!”
此时的张良内心一片愤怒,心想:“你谁呀?竟敢让我去捡臭鞋?信不信我打死你?”
他甚至想要当场把老者揍一顿,可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张良看着眼前这个弱不禁风的老人,还是强忍着心中的不满,下去将鞋子捡了上来。
就当张良以为闹剧就此结束,老者又提出了一个更加过分的要求:
“给我把鞋穿上!”
张良当时就蒙了,差点忍不住挥拳过去,但是逃亡多年久历沧桑的他最终还是强行压下怒火,膝跪下来小心翼翼地帮老者把鞋子穿好。
老者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一切,事后非但一句感谢的话语都没有,还哈哈大笑着离开了。
张良久久没有回过神来,呆呆地看着老者远去,随后又看着他折返回到桥头。
“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回头的老者与张良定下了一个五日之约,张良心中又怒又好笑,但因为觉得老者行为古怪,还是恭敬地答应了下来。
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日后再来!”说完便径直离开了。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
第三次,张良也豁出去了,索性半夜便来到了桥上等待。天亮后。老者如约而至,看见等候在桥头的张良,一改往日傲慢的态度。
“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里有一本书,只要你读了就能成为王者之师。十年后天下必定大乱,到时候你可以凭借此书兴国安邦。
原来,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而张良所得之书就是《太公兵法》。
从此,张良销声匿迹,潜藏在下邳日夜研习兵书,最终成为了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谋士。
4磨剑十年十年磨一剑,张良沉寂了十年,也积蓄了十年的功力。
随着秦始皇的驾崩,果然天下大乱,全国各地豪士纷纷揭竿而起。秦始皇虽然去世,但暴秦依旧压迫着底层的百姓,覆灭韩国的秦国还在,矢志抗秦的张良也到了出山的时候了。
虽然凭借着些许名气聚集了一百来人的势力,可对于拥有强大实力的秦国来说,这点人连让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