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浩浩江水向东流。
一老者手持一竹篙撑一小船等待项羽渡河。
“项王,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老者劝说项羽赶紧渡河。
项王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项羽嘴角挤出一丝苦笑,心中充满无限愧疚。遥想当年率领江东八千子弟逐鹿中原,何其威武。而今仅剩一人,又有何脸面见江东父老?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项羽怒骂上天不公,然后挥剑自刎。是年为公元前年,一代霸王就此谢世,年仅三十岁。
项羽抱怨上天不公,遭到司马迁嘲笑,“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觉寤”并非睡醒,而是“觉悟”,意思为:醒悟,对过失有所认识。
“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项羽没有尺寸之地作为根基,趁机会崛起与平民之中,三年率领各路诸侯灭掉强秦,分封诸侯。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文末对项羽灭秦的褒奖。其中“陇亩”二字解释为田野、草野,是指项羽出身于平民。然而,这却与《项羽本纪》开篇所说,“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有悖。
司马迁介绍项羽出身于将门世家,怎么可能是平民呢?司马迁既然能详细介绍项羽的出生地,以及其叔父、祖父,却唯独没有介绍父母。
相对于出身于“陇亩”的刘邦,司马迁如此记叙:“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刘邦父母务农出身,即使没有正儿八经名字,却能够追溯到源头。
而出身将门的项羽,生身父母却成为历史之谜,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大概率项羽是项梁收养的孩子!
七品草民之所以有如此判断,是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叙推测而来的。教育,项梁并不尽心“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羽少年时,项梁悉心教导。项梁教他读书识字,学了没多久项羽就不学了;又教他学剑,没过多久项羽又不学了。
“项梁怒之”,项梁对此特别生气。
但是,项羽却强词夺理:“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
项羽有如此志向,项梁自然很高兴,“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对兵法很感兴趣,自然学习也起劲,然而只学个皮毛大概,却不肯深加研究揣摩。由此项羽给人印象为志大才疏,文不成武不就,整个就是半吊子。
究其原因为项羽从小所受的并非正规教育,既不是私塾,也不是学堂。
单就此而言,将门之后的项羽不如出身“陇亩”的刘邦,“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卢绾列传》)刘邦不仅上过正规学堂,而且还有交好的同学。
大概项羽所受的教育为项梁亲自授课,其教学质量相当之差,教学氛围不佳,最终项羽导致不爱学习。
为什么这么说呢?
项梁毕竟是社会不良青年,多次惹是生非。
“项梁尝有栎阳逮”,按照《史记索隐》注释:“逮”意思为有罪相连及,为栎阳县所逮录也。因犯罪受牵连而上了栎阳县通缉名单。后来,请求蕲县狱吏曹咎中间调解,曹咎写信给栎阳狱吏司马欣,此事得以了结。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事过不久,项梁再次冲动杀人,因此同项羽一起跑到吴中躲避仇敌。
项羽跟随项梁亡命游荡,怎么可能安心学习呢?项梁既然多次触犯刑律,为何非要带着项羽跑路呢?项梁亡命天涯,难道不担心会威胁到项羽的生命安全?还有同为项氏子弟的项伯是否也在被通缉之列?
诸多疑问再次聚焦在项羽的身世之谜:若项羽为项氏血脉,项梁完全可以托付给族中其他兄弟,譬如项伯等。可是项梁并未这么做,由此推断项羽为项梁所收养。
世仇,项羽漠不关心“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季父”按照伯、仲、叔、季排序为最小的叔叔。项梁是项羽的小叔叔,而项梁的父亲为项燕,项燕死于王翦之手。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伍子胥为了报杀父之仇,能忍辱负重二十多年。但是,在司马迁的记录中,项羽并未对王翦及其后代有任何仇恨情绪。
“初起时,年二十四”,项羽起兵反秦时,已经二十四岁。项羽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年)起兵造反,而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由此推算,项羽出生于秦始皇十五年(即公元前22年)。
王翦被秦始皇重新启用,率领六十万秦军攻打楚国。“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白起王翦列传》),是年为秦始皇二十四年(即公元前22年)。所以说项燕被害时项羽已经九岁,这是仇恨最容易滋生的年龄,但是项燕之死在项羽心里好像未曾留下伤痕。
当然,关于项燕之死也有争议。在《秦始皇本纪》中:“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而在《项羽本纪》、《白起王翦列传》中,项燕被王翦所杀。
项燕之死出现如此差异,按照《史记索隐》注释:楚军被王翦大军围困,项燕被逼自杀。也就是说项燕之死,王翦仍是罪魁祸首,项羽为何不仇恨王翦呢?
“秦二世之时,王翦及其子贲皆已死”,项羽是否会报复王翦的孙子秦将王离呢?
“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项羽怨恨秦军打败项梁,所以攻城之后“无遗类,皆坑之”。“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王离军遂降诸侯”,项羽巨鹿之战战胜秦军,居然接受了王离的投降。
项羽杀伐肆虐,为报复秦军杀害项梁,“诸所过无不残灭”。然而,经历了“九战”才攻克巨鹿,项羽却能接受了王离投降。项羽脾气转变太大,况且王离的爷爷还是杀害项燕的罪魁。
项羽为报答项梁的养育之恩可以无情地“残灭”秦军,却对仇人的孙子兼敌对秦将王离没有刻骨仇恨,这难道不奇怪嘛?这说明项羽与项梁情同父子,却与项燕并无祖孙情。所以,再次推测项羽是项梁收养。
背叛,项伯毫不亏心“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按照《史记索隐》的注释:项伯名缠,字伯,后被刘邦封为射阳侯。“左尹”相当于丞相。项伯被任命为楚国丞相,地位已是极高。
司马迁说项伯同项梁一样也是项羽的“季父”,两人怎么都会是小叔叔呢?那么,项伯与项梁既有可能是堂兄弟,也有可能是亲兄弟,只不过都是小叔叔。然而,“季父”项伯对项羽并不怎么亲近。
“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公元前年,刘邦率先进入关中,攻下咸阳城,项羽对此异常愤怒。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灞上”,当时项羽、刘邦实力悬殊。“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下令犒劳士兵,准备明日与刘邦开战。
当晚,项伯竟背叛了项羽。
鸿门宴前夕,楚汉敌对状态一触即发,项伯却除掉了安全隐患。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项伯为保全张良,毕竟“素善留侯张良”,所以“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项伯将项羽的全盘计划泄露了,所以才有刘邦赴鸿门宴。
项伯离开汉军时还特意提醒刘邦,“旦日不可不早自来谢项王。”项伯连夜赶回楚军,“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项伯不仅成了刘邦的说客,并将刘邦虚伪说辞详细转答,还劝说项羽不要杀刘邦,“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项伯的劝说虽不能彻底打消项羽的愤怒,至少有所缓和。所以,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下决心除掉刘邦,然而项羽“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是范增早预设的环节。“项伯亦拔剑舞,常以身翼敝沛公”,项伯拔剑与项庄对舞,常常以自己身体像鸟翅膀一样保护着刘邦。
战前泄露军情,鸿门宴多次干扰,以及此后多次背叛,项伯所为恐怕并非仅仅为了与刘邦联姻。项羽或许并非项氏血脉,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分封,项氏岂会甘心项羽屠咸阳杀子婴,一把火烧了秦王宫。
秦朝灭了。
“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项羽想要自己称王,于是先封王各路诸侯将相。
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汉王刘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司马昂,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谶,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
按照楚怀王事先约定,刘邦率先进入关中,应该分封为关中王,然而项羽却将刘邦逐出关中,分封到巴蜀。正是项羽分封不公为最终覆灭埋下了隐患:
第一,项羽分封根据诸将领在反秦战争中的功劳和作用,看似公正却不公平。“项羽为天下宰不平”,田荣觉得不公平率先起兵反楚。
第二,项羽分封诸侯为建立权威,然而分封将相各自称王,与西楚霸王平起平坐,导致后来难以调令。项羽平叛齐国之乱,“征兵九江王(黥)布,布称疾不往,使将将数千人行”。
第三,项羽分封与将领同他个人关系的亲疏有关。立司马欣为塞王,只因为“长史欣者,故为栎阳狱掾,尝有德于项梁”;同样有恩于项梁的曹咎被封为海春侯兼任大司马。司马欣、曹咎两个草包成为项羽溃败的关键。
第四,项羽分封天下,过度照顾各方面的利益,反而使得自己的利益造成了损害。公元前年,项羽自刎乌江,刘邦正式称帝,“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桃侯为项襄,平皋侯为项佗……这些项氏子弟都投降了刘邦。
项羽分封了众将相,却未能封赏自家子弟,难怪项羽最后孤身一人渡乌江。能信任分封有恩于项梁的司马欣、曹咎,却未对项氏子弟分封,项羽厚此薄彼是否意味着远近亲疏?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再次说明项羽清楚自己的身世,为项梁逃亡中收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