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悲剧的人物之子婴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359028.html

子婴究竟是什么人?在历史上,这似乎是一个谜。他的名字,大概叫做“嬴婴”。按照最流行的说法,他是扶苏的儿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原文这样说:“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翻译过来就是“立秦二世的哥哥的儿子公子婴为秦王”。秦二世的侄子中,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当然是扶苏的儿子。

如果子婴确实是扶苏的儿子,那真就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因为子婴当上秦王之后,干净利索的干掉了赵高,而且把赵高满门杀光,杀得真叫一个解恨!

赵高是谋害扶苏的罪魁祸首,最后被扶苏的儿子收拾了,这不正是一个故事最好的结局吗?史学界支持子婴是扶苏之子的说法,很大原因也正是如此。但就算子婴不是扶苏的儿子,他只要是秦国宗室中的爱国人士,都必杀赵高!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绝非昏庸之辈的子婴自然心如明镜。

实际上,《史记》中其他部分对子婴的介绍,就出现了矛盾。子婴曾经和他的两个儿子共同谋杀赵高,如果他是扶苏的儿子,做一道简单的加减法题,他的儿子年龄不可能超过8岁,这未免太扯。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着“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说明子婴是个仁厚又俭朴、在秦国百姓中口碑很好的人。如果他是扶苏的儿子,从遗传基因和影响上来看是靠谱的,但他的年龄最大也就二十多岁,稍勉强了点。

但子婴的另一个事迹就很夸张了。秦二世胡亥受到赵高的蛊惑,要杀掉蒙氏兄弟,子婴挺身而出劝谏二世不要杀害忠良、听信小人谗言,并指出这可能是亡国之兆。话说得很重,可二世没有听,还是杀了蒙氏兄弟。

但之后的怪事就来了,胡亥杀蒙氏兄弟之后,紧接着就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下了毒手,而且不分青红皂白,即使是忠厚善良毫无野心的也不放过。子婴对胡亥说了那么刺耳的话,反而躲过了这一劫,什么事都没有。

要说子婴是扶苏的儿子,秦二世的侄子,确实有点不可思议。胡亥要消除所有可能威胁到他皇位的隐患,这么一个“孽种”怎能留下?

《史记·李斯列传》有这样的记载:“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这句话我认为非常重要,其中给出了子婴是秦始皇弟弟的说法。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始皇只有一个亲弟弟,而且早已去世。但秦始皇可以有很多叔伯兄弟,子婴完全可以是其中之一。

如果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秦二世胡亥的叔叔,那么各方面的逻辑上都比较靠谱了。侄子面对叔叔的指责没有把叔叔怎么样,是比较正常的;叔叔在伦理和继承原则上也不可能夺侄子的皇位,堂叔就更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子婴的两个儿子能参与谋杀赵高,如果他是秦始皇弟弟,这个年龄问题的死穴就解开了。总之,本人比较支持这个说法,即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或者堂弟。

对子婴的身世之谜,本文就讨论到这里。接下来,说说他的悲剧。子婴之悲,在于他继承了秦始皇的衣钵,但继承的方式却是非常尴尬,继承的时间也使他完全没有进行一番作为的机会。

阴谋家赵高一手导演了册立胡亥、诛杀忠良的闹剧,而且在皇帝制度这个大幕的掩护下,把大秦帝国搞得乌烟瘴气、千疮百孔。短短的三年时间,一个强盛一时的大帝国,就走到了灭亡的边缘。

胡亥,既不是秦始皇临终指定的合法继承人,更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他坐上二世皇帝的宝座,是秦始皇身后之大不幸!

试想一下,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坐上皇帝宝座后,想到的不是如何把这个大帝国治理好,竟然是应该如何在有限的人生尽情享乐。在这样一位皇帝的统治下,国家要能好,才是没天理!

在这样一个完全不合格的皇帝、一个阴谋家的双簧表演之下,秦帝国宫廷中上演着一场场痛心疾首的悲剧。而子婴,恰恰是从头看到尾,却无能为力!

子婴爱国,这毫无疑问;子婴贤明,这从他挺身而出反对杀害蒙氏兄弟、深受百姓爱戴可以证明;子婴智谋,他能躲避朝堂上的明枪暗箭安然无恙;子婴果决,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诛灭赵高,匡正朝纲。秦帝国在饱受摧残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位好君王,可这毕竟太晚了,太晚了!

如果不是赵高丧心病狂自己想当皇帝,他不会杀掉胡亥;如果不是恰好当时发生地震,吓了他一跳,他不会放弃皇帝宝座,转而拥立别人;如果不是胡亥的亲兄弟被杀个精光,这个人选不会是子婴。

历史选择了子婴,但对他却实在太残酷了:留给他的时间,只剩下区区四十六天!这四十六天里,子婴做了三件事,全都是值得称道的明智之举。

一、诛杀赵高,整肃朝纲。祸害大秦的罪魁终于恶贯满盈,秦国朝廷得以恢复秩序。

二、派兵镇守峣关,阻挡刘邦。子婴把仅存的兵力投在了刘邦进军咸阳的要道上,为挽救秦国的灭亡做出最后的努力。但老谋深算且得到张良相助的刘邦显然更胜一筹,峣关的秦军被诱降后消灭。

三、投降刘邦。眼见无力回天,宅心仁厚的子婴没有选择玉石俱焚,他甘愿自己一死,换取秦国百姓生存的机会。随着子婴的投降,秦国六百年的积蓄,以及灭六国掠夺来的所有珍贵宝物和文献资料,完整的交给了刘邦。

刘邦总算把忠厚长者的形象扮演下去,他没有杀子婴,而是看管起来。眼见这位不该承担亡国之责的的亡国之君可以逃脱升天,偏偏有一个小人向一个狠人进了谗言。那个小人叫曹无伤,是刘邦的左司马;那个狠人叫项羽,他率领四十万大军气势汹汹杀进函谷关。

曹无伤密报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当他的丞相,而且把秦国所有的珍宝都据为己有。”

刘邦是何等老谋深算的人物?他就算真想要这么干,表面上也是反着来的,尤其是以子婴为相的谣言更是彻头彻尾的扯淡,完全不靠谱。但项羽偏偏就相信了。

大概是章邯一伙向项羽介绍了秦国的情况,项羽知道有子婴这么个深得秦地民心的人物,又是前任秦王,刘邦用他笼络人心大有道理。于是,项羽把子婴杀了,珍宝抢了,秦国宫室一把大火烧了。刘邦总算逃得一条性命,被赶到汉中。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我只希望项羽是先杀子婴,后烧宫室、毁典籍、抢珍宝。否则的话,子婴如果先看到项羽的暴行,他死得会更痛苦。

子婴的墓葬,至今也没有找到。这位悲剧的末代秦王,连让后人凭吊的遗迹都没有留下。

秦亡之后,短短四年之后,一个新的大汉王朝取而代之,而且前后长达四百年之久。汉朝无情的夺走了本该属于秦朝的一切光辉,于是我们今天说汉语,写汉字,中国的主体民族叫汉族……

汉朝建立后,它所取代的秦朝遭到了深刻的批判。汉儒把对秦朝重法轻儒的怨念毫不客气的充分发泄出来,秦始皇和他建立的大秦帝国,成为汉朝统治者需要深刻引以为戒的反面教材。

发生在秦朝的那些功绩和可歌可泣的故事,也被史书一笔带过,仅存一抹痕迹。秦末的这几曲悲歌,千年来也不曾被人唱响。

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发展,后人的历史观逐渐进步,一些尘封千年的历史也被发掘出来,成为津津乐道的话题。对于秦,这个中华五千年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我们有了更为公正的评价。

至少,中国今天能成为一个大国,而不是像欧洲那样分成多个小国,这是秦代打下的基础。

至少,两千多年的大中国,它的统治者叫“皇帝”。发明这个称号的人,叫嬴政,是大秦帝国的始皇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7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