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能算中国式文艺复兴吗走下神坛之后

文明轴心时代,文化百家争鸣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国民的形象的内在核心,是一个民族得以绵延不绝薪火相传的纽带,中国是个古老的文明古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不曾间断的古老文明,没有之一,其他古老文明不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生自灭,就是改头换面早已失去本来模样,只有中华文明是个例外,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广大精微可以说包罗万象海纳百川以至于无论经历何种的乱离多阻都可以凭借对文化的执着信念逆境重生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但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坚船利炮开路下刮来的欧风美雨面前第一次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质疑,这对习惯于居安思危坚信多难兴邦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具有颠覆性的沉重打击,这次危难不同以往,是一种根本意义上的冲击,当然如今我们后人用一种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其实就是生产方式的变革,从一种工业生产方式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殖民侵略行为,但是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中国文化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亡国灭种的地步了。

从那时起中国文化一次又一次的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可以说在近代中国反殖民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尊严的过程中,中国文化就像一个无助的母亲守护孩子一样护在国人身前,每一次国人的实践受挫自尊心的受损都可以将这股邪气撒在这个母亲身上,中国人第一次对传承了千年的文化产生了深度的鄙视,就好比一个出身低微的孩子嫌弃自己的生身之母一样,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子嫌母丑,狗嫌家贫,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剧,人性的悲哀。

但是母亲却毫无怨言,她知道孩子总会有长大的一天,于是国人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挣扎求学历练以后,终于在国家危亡的生死关头,激发了沉寂在自身血液里的文化基因,支撑着国人用血肉长城帮助自己度过了危机,命苦不能怨父母,这是每个自强不息的人早晚都要明白的道理,终于中国人民站了起来,终于中国人民富了起来,终于中国人民发现自己长大了。

正所谓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离家出走的子女长大了,父母现在还健在吗?该回家看看了,顾不得近乡情怯,一场文化复兴的浪潮就浩浩汤汤的来了,其中以百家讲坛最为代表,几乎推动着国人重温文化的热情达到了最高峰,这期间出现了不少名师导师,他们运用各种诙谐幽默各具特色的传教方式给背井离乡已久的游子们好好的上了一课,其中最具代表的有以下几位比如:

曾仕强先生通过《易经的奥秘》《易经的智慧》从中国文化的源头处带领国人完成了一次寻根之旅。

国学大师,传道先驱

易中天老师通过《汉代风云人物》《品三国》详细讲述了中国人最为骄傲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汉朝的兴衰历史并总结了相应的经验,以及通过《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来详细介绍了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流派的形成发展过程等。

妙趣横生,荡气回肠

王立群老师通过读史记系列之《秦始皇》《汉武帝》《项羽》《吕后》《大风歌》《文景之治》详细的介绍了秦汉大变革之际中国先人们通过各种智慧和实践奠定并塑造了今日中国的国家版图以及民族精神的史诗发展历程。

开基创业,传承千秋

李山老师通过《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细致地讲述了作为上承三代下启秦汉的春秋战国五百年的大变革时代对中国的大一统文化的塑造成型起到了哪些决定性影响!

变中生乱,乱中求变

于丹老师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深入浅出地向国人分享了品读先贤经典感悟先贤智慧的心路历程,使得国人对深奥难解的经典不再望而却步!

圣凡无二,感同身受

蒙曼老师的通过《大隋风云》《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详细的讲述了经过五胡乱华之后中国第二次完成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并进一步发展达到封建王朝最巅峰的隋唐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国人得以重温那一段至今为之骄傲的盛唐风采。

国力昌盛,万国来朝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知名学者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入手为国人讲述古人的智慧先人的辉煌,极大的提高了国人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心。在这就不一一列举。

我们知道西方人之所以能摆脱中世纪宗教的束缚开启人文主义科学主义的发展正是通过了文化上的文艺复兴,文化上的文艺复兴又推动了思想上的启蒙运动,才有了后来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开启了西方引领并制霸世界之路,而殖民主义带来的全球化发展又间接促进了平民社会的发展才有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虽然期间经历了一战二战的冲击但依然无法动摇西方霸权的统治,直到中国的成功崛起,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天平才开始倾斜。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随着中国国家力量的不断提升,中国人也越来越多的在国际社会的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已经成为了影响国际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力量,正所谓此消彼长,与此相对应的是美国霸权开始衰落,中国能否取代美国成为二十一世纪引领国际社会进步发展的主导者?这一念头已经情不自禁地开始在每个国人的心头闪过,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的领导者靠的必须是综合国力的全面发展,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生活还是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尤其是文化领域,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就是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乃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的综合体现!

如果说百家讲坛带领我们重温了一下传统文化的魅力,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将这种故老相传的文化与新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古为今用,互相结合,并在二者互相兼容磨合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新的思想文化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在完成产业升级的同时,真正从根本上给中国带来质的提升!也只有这样,百家讲坛走下神坛之后才不会徒劳无功,因为他走进了每个国人的生活中,正是有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才有了后来的大唐盛世!

和谐发展,盛世华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