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中国历史功业最盛的丞相排一个位次的话,李斯至少可以排到前五名,与汉代萧何、唐代房、杜相比,李斯都不遑多让。之所以后世李斯被大大低估,一是他的功绩大多数被算到了秦始皇头上;二是李斯晚节不保,名存而身丧;三是他辅佐的大秦王朝二世而亡,李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秦始皇这样的雄主领导下,李斯能充分发挥才能,到了昏庸残暴的秦二世时代,李斯的缺点也完全暴露出来,成了可怜的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少时,为郡里小吏,在上厕所的时候见到那里的老鼠吃的是不干净的东西,遇到有人或狗出现的时候,老鼠就仓皇逃窜。等到李斯去粮仓的时候,看见粮仓中的老鼠大吃官仓中的粟米,住在大屋子里,也不受人或狗的惊扰。李斯对这种对比印象非常深刻,他感叹道,人分成有能力和没有能力的,人活着要像谷仓里的老鼠,不要像厕所中的老鼠。环境不一样,生活的差距竟然会如此之大。
李斯此时想不到官仓中的老鼠也可能遭受灭顶之灾,最后这成了他人生悲剧的根源。李斯随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李斯觉得楚国朝政混乱,楚王昏庸,不值得辅佐。而六国皆弱,无可建功者,只有西边的秦国国势蒸蒸日上,于是决定西入秦国。临行之前,李斯向荀子告辞说,“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我现在就要到秦国去谋取功名富贵了。
李斯到秦国时,正是秦相文信侯吕不韦掌握大权,李斯乃求为门客。吕不韦很欣赏他,任用他为郎官。李斯因此得到接近秦王的机会,他游说秦王兼并六国说,“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犹灶上扫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秦王认为李斯说得很对,就任命他为长史,按照李斯的计谋,暗中派人携带重金到各国游说。对各诸侯国中有能力的人就用重金收买,不能收买的就派刺客刺杀。并且想方设法离间各诸侯国君臣之间的关系,然后秦国再发兵攻打他们。秦国势力愈盛,秦王拜李斯为客卿。六国有灭亡之形,而韩国首当其冲。
韩国君臣想设法削弱秦国,于是派水工郑国以筑渠为名到秦国作间,并以兴修水利来耗费秦国的人力物力和资财。不久事情被发觉,郑国表示工程对秦国也有利,于是工程得以施工和完成。“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因为郑国的事情,秦国内部的保守势力都劝秦王驱逐各诸侯国之客,李斯也包括在被驱逐之列。于是李斯给秦王上了著名的《谏逐客书》。李斯先举了一些秦国使用诸侯人才得以富强的例子: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傒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李斯又举了一些秦王现在所用的不产于秦的珠玉剑马美女等,进一步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最后总结说,“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被李斯说服,收回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继续采用他的计谋。后来又升任李斯为廷尉,在二十多年中,李斯辅佐秦王一统天下,秦王被尊为“皇帝”,李斯担任丞相。李斯辅佐秦始皇制定政策,夷平诸侯国的险峻城池,销毁郡县武器,以示不再用。并且取消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不立皇帝的儿子和兄弟为王,也不把功臣封为诸侯,想要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
秦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在咸阳宫设酒席款待群臣,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歌颂秦始皇的威德。席上,齐人淳于越进谏说,殷、周之所以能享国一千多年,全靠分封子弟和功臣,现在陛下统一天下而不分封,“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秦始皇命李斯处理这一建议。
李斯上书反对说,古时候天下散乱,不能统一,因此诸侯并作,互相攻伐。人们都喜欢称颂古代而否定当代,用虚言扰乱社会,人们都以为自己学派的学问是好的,并以此否定皇帝颁布的法令制度。如今陛下并有天下,定是非于一尊,而学者们经常聚在一起对朝廷颁布的法令制度任意议论,想要通过批评君主的方法来标新立异,博得名声。“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李斯请求禁百家之书,“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秦始皇同意李斯的建议,收《诗》《书》及百家著作以愚百姓,并令天下的人不得以古非今。秦始皇又明法制,定律令。“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夷。”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李斯都起了重大作用。
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其他诸子都娶秦公主,女儿则嫁秦诸公子。李由请假回咸阳的时候,“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感慨地说,我曾经听老师荀卿说,做事要有节制,“物禁太盛”。我当初不过是上蔡布衣,街巷里的普通百姓,皇帝不以为我才能低下,将我提拔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可以说富贵荣华达到了极点。但是物极必反,不知我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