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奇特著作,包含了神话、传说、地理、历史、民俗、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关于《山海经》的作者,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一直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
根据历史记载,最早提到《山海经》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矣”。
古代典籍中首次明确指出《山海经》的作者是在西汉刘秀(歆)的《上山海经表》中,刘秀(歆)认为《山海经》是上古治水的大禹、伯益。在其校订《山海经》一书的表文中说:“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他说执笔写《山海经》的主要是伯益。此后隋唐宋元史学家,一直公认伯益作《山海经》。至于后来学者,对伯益认证考证后,慢慢被否定了。
另一种说法是《山海经》的作者是楚国的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诗人,他的作品《离骚》中有很多内容和《山海经》相似,因此有人认为他是《山海经》的作者。但是,这种说法存在很多争议,很多人认为屈原只是借鉴了《山海经》中的一些素材,而不是真正的作者。
直至现在,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无论《山海经》的作者是谁,这部奇特著作都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民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