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公盨大禹治水真实发生过的唯一实物证据

大禹治水,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但由于大禹治水发生的年代距今过于遥远,现代人只能从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史料书面记载中,探寻大禹治水的零金碎玉般的信息。整个大禹治水的前因后果、过程细节,都显得模糊而不完整,以至于很多人都对那段历史的真实度的确认上产生很大分歧。有很多人认为,大禹治水不过是远古先民们臆想出来的一个神话传说。理由有两个。一是记载大禹治水事件的历史典籍虽然不少,但都有一个显著特点:过于简略,语焉不详,无法确切指明大禹治水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关键因素,使得事件真实度大打折扣。第二个原因,大禹治水的有关记载中,往往伴随很多神话色彩浓厚的情节与事物。比如“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连天帝都隆重登场。还有“禹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说大禹曾经化作一头大熊劈山开路。有的史料还记载,大禹治水时,曾经召唤神兽“应龙”助战,还曾与“力逾九象”的水妖无支祁搏斗,种种记载,都让现代人觉得匪夷所思,简直像在看《封神演义》一样的神话剧。也有一派观点认为,大禹治水曾经真实发生过。目前研究历史最为重要的依据之一,就是史书记载。而大禹治水事件的记载,则在很多古代典籍中可以找到,比如《尚书》、《韩非子》《史记》、《左传》、《诗经》、《孟子》、《墨子》、《庄子》,还有《水经注》、《楚辞》等等,连篇累牍,不绝如缕。其中《尚书》、《左传》、《史记》、《孟子》等书,都不是什么野史逸闻,而是非常严肃的儒家经典,真实度还是比较靠谱的。不过话又说回来,“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证实大禹治水真的发生过,仅靠书面文字记载还不足为凭,要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实物证据,才能堵住那些质疑大禹治水真实度的人的嘴巴。遗憾的是,由于大禹治水的年代过于久远,数千年时间的沧桑巨变,使得大禹治水的遗迹很难完好保存下来。令人欣慰的是,如今终于有一件文物,可以证实大禹治水的真实度不容置疑。这件文物,就是著名的青铜器遂公盨。遂公盨的面世时间比较晚,在本世纪初我国南方某地的一个古玩市场上,遂公盨第一次露出真容。幸运的是,这件价值连城的文物,最终遇到了国内某知名博物馆的一位文保专家,才使得它没有流失。遂公盨是一件椭方形的青铜器,高度11.8公分,口径24.8公分,重量2.5公斤。所谓“盨”,是夏商周时期的一种祭祀礼器,帝王将相们在祭祀她天地祖先时,盨用来盛放祭品黍稷,陈列在供桌上,目前存世量极少。遂公盨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有着无与伦比的史料价值。在遂公盨的内底,镌刻着10行铭文,一共98个字,开头几句就提到了大禹治水:“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记录了大禹带领百姓,劈山运土,疏通河道,治理洪水的历史事件。经科研机构碳14测定,这件遂公盨的铸造年代,最少距今已有两千九百多年,与大禹治水的发生年代也比较接近,因此它也成为目前为止能证实大禹治水发生过的唯一实物证据。由此看来,大禹治水的真实度不容置疑,后人有关的神话传说,只不过是对这次真实事件进行了艺术渲染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