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其中这三户你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里的三户肯定不是指项羽、刘邦、陈胜,也不是指吴广!我们要弄懂这三户就要先看看这句话的意思,我在这里简单的翻译一下,大意是:“楚国就算只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也必定是楚国人!”这里的三户应该是个虚词,也可以指几户人家或者两三户人家,寓意是,楚国即使很弱小,灭亡秦国的人,必定是楚国人。《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通常大家能看到的有以下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楚国王族芈姓熊氏分衍出的“昭、屈、景”三家门户,他们灭秦复楚最是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更加有号召力和凝聚力去完成亡秦大业;第二种说法的楚国宗庙所在地三户城又如何承担起必然亡秦的重任?第三种说法解释的楚国人数少力量弱就能亡秦,其根据与自信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以第一种说法为例试分析去下:须知当时战国七雄中,楚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口基数大,战力强大,如此良好的条件下都未能将秦国压制住,楚公族“斗、蒍、苏、昭、屈、庄、景”等七姓做不到的事情,只剩下“昭、屈、景”三族反而就能亡秦?逻辑不通啊!即便三户虚指“昭、屈、景”实代楚公族“斗、蒍、苏、昭、屈、庄、景”等七姓,之前做不到亡秦,之后却能做到亡秦,这也牵强说不通。另外两种说法也可类推,感觉都未能恰当解释清楚,未能让人信服。那究竟怎么理解才顺,才通,才逻辑和洽呢?我们回到伟大的司马迁书写的《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这句话以文解文,我注意到这两句“楚最无罪”和“楚虽三户”。“楚最无罪”怎么说呢?楚国历史上,伍子胥、孙武帅吴军伐楚,柏举之战,楚国都城陷落,陵墓被掘毁,楚国几近覆亡。战国时期,秦国白起帅军攻打楚国,攻占楚国国都郢,焚烧楚国坟墓,迫使楚国迁都至陈,后期楚国因战争不利又再东迁至寿春。上文中楚怀王遭遇最是让人唏嘘同情,他被张仪玩弄于鼓掌,落得背信骂名,丢丧国土,最后还客死秦国。楚国可谓多灾多难,特别是秦灭六国之前的怀王经历遭遇让人颇感“楚最无罪”,无罪被灭,怨气郁结于心,令人忿忿不平,其积蓄起来的力量在反抗时爆发出来是非常恐怖的。[具体可参照燕国乐毅灭齐时期(乐毅半年左右连下齐国七十余城,灭了齐国,仅剩莒和即墨两座齐国孤城未能攻克),齐国田单坚守即墨,用计让燕军在城外对齐人祖先掘墓焚尸,燕军这一倒行逆施的行为让即墨城内军民满腔怨气,怒火冲天,在之后的战斗中,田单火牛阵才大破燕军,恢复齐国。]“楚虽三户”的重点在哪里呢?反观上述三种说法,大家都聚焦于“三户”。而通过之前的分析,我认为此处的焦点应该为“楚”,这也与“亡秦必楚”对应了起来。“虽三户”此处被用来强调和突出亡秦的主角“楚”。楚国无罪含冤而被灭,亡秦从出师名义上可谓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易于从道义上争取大家支持;楚国历史上,其国都多次被攻破而迁都,也曾几近灭国,但最终也都复兴过来了,从而在心理上也树立起必胜的信心;楚人历来生性彪悍战斗力强,加之秦国加于楚人的国仇家恨最为巨大,楚人在亡秦上必将不遗余力最为彻底;楚虽三户则更多的是树立起鼓舞灭秦众人(未必尽为楚人)的人心士气的战斗口号,彰显的是亡秦的坚决意志和必胜信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