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史記手抄本讓澳大教授發現年

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教授、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訪問教授李憑,率澳大歷史系學生到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圖書館,考察一部《史記》手抄本;經過兩年半的研究,發現一幅江南海鹽縣古剎法喜寺專用的抄寫佛經的名貴手工箋紙,至今已有年的歷史。

李憑發現宋代海鹽縣古剎法喜寺專用紙

李憑表示,是次考察研究共得5項重要發現:一、這部手抄本均以工整小楷寫成,合計50餘萬字,抄寫者是明朝楷書第一人、太僕寺少卿姜立綱,他一生專為皇帝抄寫詔書。迄今為止,極少有書法家能夠留下如此多的書法藝術作品。二、這部手抄本的體例和文字與現存於世的各類版本都有差異,它是一部獨立於現行《史記》版本體系之外的另類,因此在文獻校勘學上具有重要意義。三、在這部手抄本之前附有明朝嘉靖年間宰相顧鼎臣的題記序言,全文以典雅的行書寫成。顧鼎臣的存世真跡稀見,這幅真跡可與台灣故宮博物院典藏的名為《解嘲》的顧鼎臣尺牘合稱為雙璧。四、李憑詳細考證了這部手抄本的流傳經歷。它從北京經蘇南、嶺南、澳門輾轉抵達星島,其間歷經趙貞吉、顧鼎臣、何秀峰、蔣振玉等巨擘、名家之手,最終落戶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圖書館,成為一帶一路上的一顆閃亮明珠,其遷徙軌跡劃出了一條中華傳統文化向外傳播的軌跡。五、最可貴的是,顧鼎臣所寫序言的載體是一幅江南海鹽縣古剎法喜寺專用的抄寫佛經的名貴手工箋紙,至今已有年的歷史,其生產者是南宋時期蘇州承天寺(今名重元寺),迄今已是罕見於世的吉光片羽。

李憑與學生於新加坡進行研究

上述發現是澳大科研項目「海外二十四史版本的調查與研究以及澳門大學二十四史資料庫的建立」的階段性成果。該成果經《歷史研究》編輯部聘請歷史學、文獻學、造紙術和書法界的多位專家匿名嚴格評審肯定,並發表在該刊年第6期。《歷史研究》是中國歷史學界排名第一的學術期刊。

歡迎轉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