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明确记录了领悟易经的不二法门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慧眼识珠,编撰《史记》时将学习《易经》的不二法门准确无误地收录在案,只可惜后人大多不以为意。

对于韦编三绝,即使是学历很高的人也未必知道;好多人应该是在开始学习《易经》之后,方才有可能听说。

但是,即便是那些专业研究《易经》的人,对于“韦编三绝”的典故,多半也会一笔带过,但盛京愚公认为,对这一关乎中华文化大根大本如何传承的重要史实,绝不应如此漫不经心看待。

查阅字典,发现在后世千百年来的语言变迁过程中,人们居然将其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简直是典型的以讹传讹。(可以亲自百度一下“韦编三绝”看看详情,这里简要介绍如下:)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春秋时期,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稍加思考便不难发现,后世学界真可谓枉费了司马迁的一番苦心!

在接触《易经》之前,孔子读书难道说就不勤奋?

读书勤奋,就得可着一本书没完没了地读?

韦编三绝的典故恰恰揭示了学习《易经》的不二法门:

1.如同体育运动一样,生命不息,将锻炼不止。学习《易经》也是一样,这是“让我们头脑不简单”的益智游戏,也要生命不息,把玩不止。

2.“思考”才是王道,自己的脑筋不转动,总想找捷径,让别人告诉自己《易经》中的秘密,将如同“自己病了却让别人吃药”一样,问题也永远得不到解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

孔子在学易之前就已经践行多年,加之长期从事教学工作,要是有谁敢说孔子不善长读书,尤其是对于《易经》这样的哲学书来说,那可真是瞪着眼睛说瞎话。

”观其象而玩其辞“,说得多明白!

玩,就是要象把玩文玩一样,时不时拿出来操练一凡。

可惜的是,如同“韦编三绝”被人无视一样,这样的建议也总是会被忽略掉。

如果单纯从阐述正确的学习《易经》的角度看,本文写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考虑到很多聪明人的不服气,再多说几句,更深层次的刨根问底一下。(此处颇有点二难推理的味道,没有认真学过《易经》很难体会其中的意味;而理解不了其中的意味,又很难有意愿将《易经》拿起来)

《易经》哲学本来就有其极其特殊的属性:“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换言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才是《易经》应该有的样子。

允许孔子著书立说,当然也就不能让别人闭嘴,于是乎,即使是一群正确领悟了易学的学者,对于《易经》也会给出千差万别的解读;如果再加上那些似懂非懂的人和不懂装懂的人搞出来的版本,乱象可想而知。

西方人的智慧还让我们知道有个二八法则,寻找真理的难度可想而知。难怪孔子会发出感慨:“故君子之道鲜矣”,能领悟《易经》的人“不鲜”才怪呢!

找捷径,图省事。是人的天性。于是,出于私心,很多作者投其所好,炮制出来很多不切实际的承诺,也会编造类似“皇帝的新装”一样的童话。

“道法自然”,其实,辨识这些乱象,也是学习《易经》时必要的步骤,不可跨过,学易时如果不经历这些关口,获得的智慧也是不完整的。

如果从人性的弱点分析(要是从易学观点看,也不能断言这肯定是弱点,很多社会前进的动力也与这些人性的特点密不可分),能够进一步解析其根源。篇幅及文章主题的原因,这里就不再展开了。但可以提个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探讨。

个体心理学揭示我们:

人都在追求优越感,也都在掩饰和克服自卑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1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