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第35章祭公谏征犬戎解析与典故

《祭公谏征犬戎》

周穆王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总想自己的车辙马迹遍布天下,犬戎本无什么过失,却要出兵征讨。祭公谋父为了制止他的错误行为,进行了苦心劝谏。他从“先王耀德不观兵”的基本观点出发,引经据典,回环往复,作了很有说服力的分析。无奈穆王不听,仍然出兵征犬戎。结果“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真是对穷兵黩武者的绝妙讽刺。

古文观止第三卷第1篇

《祭公谏征犬戎》

国语·周语上

从这一篇开始进入国语选篇,国语也是先秦重要的历史文献,不知何人编纂,相传为左丘明。书中记录了从西周中期到战国前期五百多年的历史,主要记录各国统治阶层关于治国施政的言论,所以称之为“语”。以国家为别,包括周、鲁、齐、楚、晋等八个主要国家的内容,所以称国语。像这种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录其历史事件的,我们称之为国别体史书。

除了国别体,还有几种常见的史书体例。像《左传》以时间为纲记录历史,这叫编年体。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传记把历史大事件贯穿起来,这叫纪传体。班固写的《汉书》以朝代为断限,写一朝之事,称之为断代史。与断代史相对的是通史,就是从古代一直写到当代的史书。

上述几种体例判断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史记》是纪传通史,《三国志》是国别体、纪传体、断代史。《古文观止》第三卷一共有二十二篇文章,前十一篇出自《国语》。

《祭公谏征犬戎》是《国语》中的第一篇,出自《周语》。主要内容如题目所述:祭公进谏劝阻周穆王征讨犬戎。周穆王是周王朝第五位君王,他的生平充满传奇色彩。现在有《穆天子传》流传,书中记录了他巡行天下,得八骏,西征昆仑,见西王母的故事。屈原的《天问》中也有“穆王巧梅,夫何为周流?环理天下,夫何索求?”的诗句。犬戎是当时活跃在陕甘一带的少数民族,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就是因为犬戎打进了镐京。

祭公字谋父,封地在祭,是周穆王的卿士,《子革对灵王》中子革说“祭公谋父做《祈招》之诗以止王心”说的也是他俩的事儿。现在周穆王要发兵攻打犬戎,祭公来劝他不要轻易用兵。这一篇大段论述了西周的政治面貌,可能有点枯燥。

1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

周穆王将去征讨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能这样做。先王昭示德行,不炫耀武力,这句话是祭公这次进谏的总纲,下面开始展开。

夫兵,戢(jí)而时动,动则威。

戢是收起来,军队武备应该收起来,在恰当的时机动用,一旦动用军队,就要充分彰显威力。年10月之前,谁也不相信我们敢硬刚联合国军,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毅然奔赴朝鲜战场,用三年时间,39万战士的伤亡换来了祖国至今七十多年的和平,正可谓不动如山,动则千钧。

观则玩,玩则无震。

玩,是轻慢。经常炫耀武力,敌我双方都知道不会真的开战,所以就会懈怠轻慢,军队也就没有威慑力了。你不能总吓唬我,南海晃悠的多了,我们也就不怕了。毕竟我们的祖国日渐强大,我们的人民日益自信。

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这是周文公也就是周公旦,为武王克商做的一首诗,收起武器,我求美德,广布华夏,永保基业。楚庄王饮马黄河也引用过这首诗。以上简单诠释了什么叫不观兵。

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

先王对待百姓,勉励他们端正德行,培养诚厚的品性。

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

加他们的财富,便利他们的用具。

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让他们懂得利害之所在,用礼法道德教化他们。使他们懂得趋利避害,心怀感恩又抱敬畏之心。因此能够保佑国家世代传承,日益强大。

这是讲何为“耀德”。前面都是理论,后面开始举实例。

周穆王将去征讨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能这样做。先王以道德昭示天下而不炫耀武力。平时敛藏军队而在适当的时候动用,这样它才会显示出威力,炫耀就会滥用,滥用便失去了威慑作用。所以周公的颂诗说:‘收起干戈,藏好弓箭,我只求让美德遍及全国而发扬光大,相信我王定能长保封疆。’先王对于百姓,鼓励他们端正德性和敦厚品行,广开财路以满足需求,使他们有称心的器物使用,明示利害所在,依靠礼法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能趋利避害、感怀君王的恩德而畏惧君王的威严。所以先王能使自己的基业世代相延并不断壮大。”

2

“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窋(zhú),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笃,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

后稷是上古官职,主管农业,大概是农业部部长。周的祖先世代居后稷之职,服务虞、夏两朝。虞朝在夏朝之前,虞舜统治的国家。夏朝应该是确切存在的,而更久远的虞朝,只出现在文献中,目前好像还没有文物支持。

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

等到夏德衰微,把农业部给撤了。

我先王不窋(zhú),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

我们的先君名字叫不窋,因此失去了编制,被辞退了。所以流落到西北,和戎狄杂居。

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

虽然如此,不敢懈怠废弃自己作为农业官员的事业。时时发扬美德,延续家传的事业。

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笃,奉以忠信。

修订编辑典章制度,日夜勤恳,谨守敦厚,尊奉忠信。

奕世戴德,不忝前人。

自此世代奉行美德,以不辱没祖先。

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

到了周武王的时候,发扬前人光辉的德行,加之他的慈爱谦和。

事神保民,莫不欣喜。

侍奉神明,保育子民,没有不高兴的。

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

商纣王帝辛,被人民厌恶至极,百姓不能忍受他的暴政,欣然拥戴武王,因此在牧野和商朝兵戎相见。

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这并非先王崇尚武力,而是勤恳体恤人民的苦难,为他们清除祸患。

以上这一段是以先王为例,进一步诠释了耀德不观兵的内涵。

从前我们的先王世代担任农官而尽心为虞、夏做事。到夏朝衰落时废去了农官而置农事于不顾,我们的先王不窋因此而失去官职,只好跑到与戎狄接邻的地方居住下来,但他不敢荒废祖业,常常砥砺自己的德行,继承祖先的业绩,维护他们的教导和典则,时刻勤勉有加,以敦厚自守,以忠信自奉,在立德立业上比前人做得更出色。到了武王时,继续发扬光大先人光明磊落的德行并又增以仁慈和善,敬奉神灵、保护百姓,神人无不欢欣喜悦。而商王帝辛则为民众深恶痛绝,百姓无法忍受他的残暴统治,都乐于拥戴武王,武王才出兵商郊牧野。可见先王并非崇尚武力,只是体恤百姓的忧患而除去他们的祸害。

3

下面开始讲先王之制,我们该怎么做呢?当然是延续先王政策。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yāo)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

这是周王朝的五服区划。先王制定的政策,王畿之内叫甸服,也就是周天子的直辖地区。甸是近郊,这些地方的人民耕作土地供养周王室。王畿之外叫侯服,分封给诸侯的区域,职责是拱卫周王室。卫,指卫畿,边疆。诸侯的侯服到边疆的地区叫宾服,宾,宾客,这里的国家或者部落以宾客之礼对待,对他们要客气一点。出了边疆,南方和东方的蛮夷之地叫要服。要,要求,强求,依靠条约使其服从。西方、北方、戎狄荒蛮之地叫荒服,这些地方也管不了,但名义上还是周王室的土地。所谓五服,就是所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管理方式不同。

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

这是五服应该履行的义务,祭祀周王父亲和祖父,叫做祭,由甸服负责。祭祀周王高祖、曾祖,叫做祀,由侯服负责。祭祀周王远祖,叫做享,由宾服负责。祭祀天地神明叫做贡,由要服负责。而荒服的部落首领或者国君只要来朝见周王就可以了。

看祭祀的层级,也可以看出五服的亲缘关系。同一个爷爷的,也就是王子和王孙基本都在王畿之内。王孙以后降一等,为诸侯。公孙之后,再降一等,依次类推。五服之内都是一家人,周王朝是真正的家天下。

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这是说的上面五等义务的周期。祭礼每天都要举行;祀礼每月举行一次;享礼每季度一次;贡礼每年一次;荒服首领朝见周天子一辈子一次就可以了。这就是先王的教训。

(五服的区划及履行的义务)

先王的制度规定,在王畿内的是甸服,在王畿外的是侯服,侯服之外的是宾服,夷蛮地区是要服,戎狄地区是荒服。属甸服的供日祭,属侯服的供月祀,属宾服的供时享,属要服的供岁贡,属荒服的则有朝见天子的义务。这每天一次的祭、每月一次的祀、每季一次的享、每年一次的贡和一生一次的朝见天子之礼都是先王定下的规诫。

4

不听先王教训该怎么办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