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秦始皇陵中有人鱼膏做成的长明灯,这里

长明灯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特殊”物品,它经常被放置在神像、佛像之前或者古代君王、达官贵人的陵墓中,由于这种“长明灯”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一经点燃可以长久不灭,甚至有人称其为“千年长明灯”,人们借助“长时间的明亮”,或寓意人死后可以照亮犹如生前的辉煌,或在神佛面前寄托理想和信念,请求神佛的庇护。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关于盗墓小说中,往往都会有长明灯的描述,遇到人们进入墓葬以后,便会看到在中心墓室中,会有长明灯亮起,而根据埋葬主人去世时的时间推算,很容易给人一种长明灯已经燃烧数千年的印象。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同时也是最为神秘的墓葬之一,秦始皇陵中的长明灯,也经常被人们提起,而且在有的古文献中还记载,秦始皇陵中的长明灯,所使用的“燃料”是人鱼膏,也就是用“人鱼”熬出来的膏油。

比如,《搜神记》中对“人鱼”就有相应的描述:“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不过《搜神记》是我国一部古代的神话题材小说,肯定有夸张和想象的成分。

又如,在《史记集解》中,有一句话又对“人鱼”进行了描述,即“人鱼似鲇,四脚”,即好像鲇鱼、拥有四只脚的动物,这和我们之前对“美人鱼”的理解和想象有一定的差距,四只脚的鱼,从目前现存的动物来看,也只有娃娃鱼了。

后来,在《异物志》古籍中,对“人鱼”又有了更全面的“阐述”,即“人鱼似人形,长尺余”、“皮利于鲛鱼,锯材木人,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始皇冢只以人鱼为烛,即此鱼也。出东海中,今台州有之”。这几段描述,传递给我们几个信息,即“人鱼”长得的确像人,不过要比人的身高小很多;人鱼的皮要比鲛鱼(鲨鱼)对人们更为有用;脖颈处有小穿孔;生活在东海区域等等。这些信息,基本上就可以将娃娃鱼排除了,而鲸鱼的形态特征与之相比则更为符合。

从现代科学的研究来看,由鲸鱼的脑油的确可以提炼出“膏油”,甚至还可以做出蜡烛,毕竟它是由比较容易燃烧的有机物所组成。经测试,由鲸鱼的脑油做出的蜡烛,在烛芯适中的情况下,每8克左右可以燃烧1个小时,按照这个速度换算的话,每立方米的这种鲸鱼脑油可以支持燃烧天左右。

但是,要想墓葬中长明灯持续燃烧数千年,这里面就存在几个很难解释得通的“问题”。一个是数量的问题。即使鲸鱼脑油燃烧消耗得比较慢,但要想几千年都在燃烧,那么墓葬中起码得准备好几百立方米的鲸鱼脑油,即使排除它的保质期限,墓葬中又如何有那么大的空间去存放这么多的物质呢?况且,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影视中,抑或人们口口相传秦始皇陵中的长明灯,都是一个“灯”具的形态,几千立方米的“灯芯和灯油”是什么概念?

第二个问题就是燃烧的可持续性问题。即使我们假设墓葬中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这么多“灯油”,那么按照物质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来衡量,可燃物具备了,达到燃点我们也姑且认为可以成立,那么助燃剂从哪里来?一方面,高规格的墓葬为了确保尸体不腐烂,往往都采取严格的密封处理,根本不可能让墓葬与外界保持时刻的通风状态,空气进不来,墓葬空间中当原有的氧气因燃烧或者其它因素被消耗掉以后,便不再存在着可供支持燃烧的助燃剂了,要想长期燃烧甚至达到持续千年的水平,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有专家提出,“长明灯”并非一直亮着,而是在鲸鱼脑油里面掺杂着一些其他物质,当空气中拥有一定的氧气时,这些物质就会发生燃烧,从而带动鲸鱼脑油也跟着燃烧;而当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足时,便会自动熄灭。这种假设,可以很好地解释上述两个疑问,只有在墓葬中的氧气含量比较充足时,长明灯才会燃烧,从而一方面解决了数量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打开古墓时长明灯仍然亮的问题。

而掺杂的物质,很多专家解释说,黄磷(也叫作白磷)符合“添加剂”的标准,由于燃点较低,只有不到40摄氏度,所以在室温条件下,只要是氧气充足,便很容易发生自燃。将黄磷与其他一些易燃物质有效混合后,同时还能解决其易挥发的问题,这个技术在古代相信也能够被很多人所掌握,通过不同的配比组合而成,最后掺杂在鲸鱼脑油中,即可实现“自主”、“自动”燃烧。

因此,如果长明灯真的存在,果真是由鲸鱼脑油而制成,那么它的“长明”机理,很有可能就是添加了适量的黄磷,当人们打开墓葬之后,外界的空气随之而进入墓葬中,从而激发了新一轮的黄磷自燃,给人们一种墓葬中的灯一直在燃烧的错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