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自认为,他有一本书比资治通鉴更

中科医院曝光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见惯了兴衰,对如何“兴”,为何“衰”,自然看得通透。一部《资治通鉴》,写进了千余年的历史百态,也写尽了世家大族的盛衰之叹。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他冷眼旁观,想着“鉴于往事”,内心却裹着脉脉温情,盼着“资于治道”。他是被称作“史界两司马”之一的司马光。有趣的是,司马光曾认为《资治通鉴》不如《温公家范》重要。所谓“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齐家而后能谈治国,执本之道,大抵如此。司马温公祠文化广场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在许多人看来,这种介绍不痛不痒,他们宁愿固执地相信自己眼中的司马光。标签化的后果就是他成了“单向度的人”,满足着所有人的想象。迂夫迂叟:用力多者收功远   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不是史学家司马光,而是那个举起石头砸缸的少年。家长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让孩子学会他的智巧,却有意无意忽视少年性格中的另一层特质,足够沉稳以及临危不乱。   二十七岁,司马光写了一本《迂书》,自称“迂夫”,晚年更号“迂叟”。他说树种下去一年就砍掉,只能用来当柴火;两年可以做屋椽;五年可以做客厅的柱子;十年就能够做房屋正中的大梁。要成栋梁,还是得守住寂寞,不走捷径,懂得沉淀。温公祠堂   其实,在同龄人中,司马光并不算出类拔萃的。由于父亲司马池的职位经常调动,司马光随着父亲多次搬家,其间接触了不少出色的小伙伴,尤其是司马池的同事庞籍的小儿子庞之道,不学而能、一点就通,属于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而司马光“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稍嫌稚拙。但有榜样就有前进的方向,司马光读书时,同学们刚背会课文便去玩耍,他却总是将课文背得滚瓜烂熟才肯罢休。为了利用时间,司马光“以圆木为警枕,少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他说“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与欧阳修的“枕上、马上、厕上”之论交相辉映。   生活有波峰也有波谷,和大多数人一样,小司马光也遇到过“成长的烦恼”。宋代邵博《闻见后录》记载:司马光五岁那年,有人送来一些青胡桃,他和姐姐想吃,却剥不开皮。姐姐有事走开后,家里仆人用热水烫开了青皮。一会儿姐姐进来了,问他谁想的剥皮办法,司马光说是自己想出的。事情经过正好被父亲看到,他厉声斥责司马光:“你小小年纪怎么能说谎!”这件事给幼年司马光的冲击很大,“光自是不敢谩语”。后来学生请教他修身之道,司马光不假思索地说:“其诚乎!吾生平力行之,未尝须臾离也。”想来“诚”之一字,于温公而言,大概还有些青胡桃的味道。杏花碑厅   父教之以诚,友励之以勤,志勤悟诚,皆从娃娃抓起。在《温公家范》中,司马光也非常强调早教的重要性:   人之爱其子者,多曰:“儿幼,未有知耳,俟其长而敎之。”是犹养恶木之萌芽,曰俟其合抱而伐之,其用力顾不多哉!又如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      疼爱自己的孩子的人大都说:“孩子还小,还不懂事,等他长大了以后再教育他。”这就好比种了一棵贱劣的树苗,说等到树木长大后再来砍伐它,那样费力不更多吗?又像打开鸟笼把鸟放走之后再去捉鸟,解开缰绳把马放走之后再去追它,与其这样,哪比得上事先就不放开鸟和马呢?涑水书院“幼子常视毋诳”,对于小孩子,要经常   当时,北宋与辽、西夏并峙。二国使臣来访,一定会了解司马光的情况,同时告诫边防官吏:“中国相司马矣,毋轻生事、开边隙。”司马光病逝,“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可谓尽得民心。   司马光死后谥号“文正”,“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整个北宋只有三人获此殊荣。其实,“文”并不难得,关键在“正”字。按照谥法,“惟众人之所同服者正也,天下之义惟众为最公”。大家都佩服的才可谥之以“正”,所谓“光德行功业冠绝一时”,谅非虚言。“忠清粹德之碑”碑楼   于司马光而言,家与国是同构的,“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他的“以身徇社稷,躬亲庶务”,说到底,也是在“身教”司马家人。涑水先生:齐家有典司马光以一位史学家对家庭、社会兴衰存亡之丰富史实的熟谙,创造了家训文体的一种新型范式。《温公家范》博采经史群籍,分别汇集了历代人士治家、教子的名言和道德故事,对家人子弟进行家庭道德、家政管理方面的教育,以史育德,有理有据。教子:以德以礼“礼”是《家范》的核心概念,强调家庭成员应当谨守礼法,满足自身的角色需要,所谓“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司马光引晏婴之言,划出了各自的“规定动作”: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      父亲慈祥而能训教,儿子孝顺而能自我规劝,兄长对弟爱护而友好,弟弟对兄长恭敬而顺从,丈夫和气而讲道义,妻子温柔而贞洁,婆婆仁慈而不专断,媳妇听教而温婉,这是礼的实质了。司马光还强调对待孩子要一视同仁,不能偏向袒护。“传称鸤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至于人或不能然。”连布谷鸟都知道喂养幼子时平均对待,但有的人却做不到这样。每一个孩子,都值得心疼。司马光认为宠爱一方,忽视另一方可能成为家庭不和的根源。《温公家范》治家:以廉以俭“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司马光深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道理,治家以俭为要。夫生生之资,固人所不能无,然勿求多余,多余希不为累矣。使其子孙果贤耶,岂蔬粝布褐不能自营,至死于道路乎?若其不贤耶,虽积金满堂,奚益哉?多藏以遗子孙,吾见其愚之甚也。      人所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固然不可缺少,但不要过分贪求,过多就会成为牵累。假如子孙真的贤能,难道他们连粗粮粗布都不能自己求得,以至于冻死饿死在路边吗?假如子孙不贤能,即使满屋堆满了黄金,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储藏过多财物而留给子孙的人,我觉得他太愚蠢了。司马村全景司马光还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撰《训俭示康》一篇,进一步向孩子阐明“俭以养德”思想。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如果节俭就会节制欲望,有地位的人如果少欲望,就不为外物所役使,可以按照正道行事;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欲望,就能约束自己,节约用度,避免犯罪,丰裕家室。   史载,司马光“洛中有田三顷,丧妻,卖田以葬,恶衣菲食以终其身”。酷暑天气,为了节省经费,蜗居在地下室中坚持编修《通鉴》,时有“司马入地”之誉,为子孙树立了典范。其子司马康承教躬行,“动静有矩法”、“为人廉洁,未尝言财”,卓然有乃父之风,“途之人见其容止,虽不识,皆知其为司马公之子”。运城市博物馆司马光展厅   司马光做人以诚勤自守,为官以躬亲为要,治家以礼俭为先。“迂夫迂叟”、“司马相公”、“涑水先生”等角色也折叠出一个更加立体、丰满的先哲形象。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汪春涛整理)

为您推荐,值得收藏

更多相关新闻

▲换届选举进行时,这9件事"沾不得"

▲"追逐金钱美色让我滑入泥潭无法自拔" 落马厅官警示录

▲索取好处费、骗取粮食直补、挪用集体资金…7月88起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被通报

▲中央纪委曝光9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