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历史文献银雀山汉简
梅庆吉
提起《孙子兵法》及其作者孙武,世人没有不知道的。孙武是春秋末齐国乐安(今山东忠民县)人,《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又名《孙子》、《孙子兵书》、《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孙武兵书》等。《孙子兵法》宋朝以后被列为了《武经七书》之首,被历代兵家尊为兵经,奉为经典。唐初传入日本,后来又传入欧美,翻译成日、朝、英、俄、西、葡等20多种文字。他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军事思想,至今仍闪烁着科学的灿烂光芒。孙膑据说是孙武后代,著有《孙膑兵法》,他的“围魏救赵”、“智擒庞涓”等典故,也是家喻户晓的。但在学者那里就有争论了。最早提出质疑的是北宋时期注释《孙子兵法》的名家梅尧臣。南宋的叶适也推测《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战国初山林处士所为,其言得用于吴者,其徒夸大之说也”。在梅、叶等人说法的影响下,后来又出现了不少怀疑之说,影响较大的是“孙膑所作说”,主要是近代的一些中国和日本学者,他们认为,汉代人所说的孙武不见于先秦古书,疑点很多,《孙子兵法》可能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孙武其人其书都出于后人孙膑伪托。另一观点则是孙武与孙膑为一人。关于孙膑和《孙膑兵法》的争论更大,《史记》还记载孙武有兵书13篇,对孙膑只笼统说他是孙武后裔,也是个军事家。更晚的《汉书》记载孙膑有兵书89篇,但到三国南北朝时已失传了。因此,学术界普遍怀疑孙膑和《孙膑兵法》的历史存在。而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银雀山文物保护碑银雀山汉墓博物馆在山东省临沂市区东南有两座山岗,古代相传此处遍生一种灌木,春夏之交,此木鲜花盛开,花朵形似云雀,东岗为黄色,西岗为白色,故两座山岗得名金雀山和银雀山。年,人们在银雀山西南麓施工的时候,碰到了一座汉代古墓。考古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往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拙。经调查发现,银雀山地下有规划较大的墓群,主要以西汉墓葬为主,兼有战国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墓葬。年至年先后发掘余座,多是西汉早期墓葬。这些汉墓是西汉前期的家族墓葬群。墓葬多为长形竖穴墓,分为石室和土坑两种,多为一椁、一棺加一侧边箱。葬式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较为丰富,大多置于边箱或棺外葬室内,主要以奁、盒、耳环等漆木器为主,还有铜器、铁器、陶器、陶俑、丝帛品和银币等。其中最为珍贵的,莫过于一、二号两座汉墓出土的余枚竹简了。一号墓竹简内容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孙膑兵法》十六篇和佚文五篇;二号墓竹简内容有《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对于我国军事史、文字学、古音训、古简册制度及古代历法的研究,均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孙子兵法》和失传了多年的《孙膑兵法》同时出土,解开了历史上关于孙子和孙膑其人其书有无的千古之谜。
银雀山汉墓汉墓随葬品一、二号汉墓为西汉前期的墓葬。竹书的字体系早期隶书体。竹简由于长期在泥水中浸泡,表面呈深褐色。一号墓竹简分长短两种。长简占绝大部分,每枚长27.5厘米,宽0.5-0.7厘米,厚0.1-0.2厘米。短简长约18厘米,宽0.5厘米。从残简遗留的痕迹,可以看出竹简是用绳编联成册。长简大部分为3道编绳,短简2道编绳。二号墓竹简长69厘米,宽1厘米,厚0.2厘米,为3道编绳。简文系编联成册后,用毛笔蘸墨写成。竹简的书体,分为规整和草率两类,每类又包含多种不同的字体。行款大部分每行35字左右,最密的超过40字,最疏的20余字。
汉简(一)汉简(二)简书的每篇篇题,有的写在篇首第一简简背,有的单独写在一简上,有的写在篇尾。竹简正面书写简文,全篇结束后又于尾部标有全篇总字数。每篇文章自成一卷,以简尾为轴心,文字朝内自左向右卷起,卷后其首简背面的篇题即呈于外,便于检索。
汉简(三)银雀山汉墓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文献价值,而且在汉字发展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甲骨文开始,汉字字体历经诸多变化,其中尤以隶变对汉字形体的影响最为显著。丰富真实的古文字材料是研究汉字形体演变的首要条件,可是过去由于战国秦汉时期古文字资料的缺乏,使得人们对于隶变的研究只能基于《说文》小篆与成熟隶书的比较。这样的比较跨越了隶变的中间过程,容易给人以隶变是突变的假象。事实上,文字的演变是渐变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战国秦汉之际的竹简帛书等墨迹资料大量出土,填补了汉字发展史的空白,也接续了篆书和隶书之间的渐变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汉简(四)竹简上的字体有规整和草率两种书体,其中草率类采用整字向右下方倾斜的方法书写。从隶变的程度看,这时的汉字正在努力突破篆书的弯曲风格,用断笔代替曲笔,甚至有些字已经初步具备了隶书的波折和挑法,但是字的走势仍然是纵向的,尚未形成横向发展的格局,方折的笔画也没有形成。因此字形既有篆书多曲笔的特点,又有隶变对篆书字形的突破。从笔画系统的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到隶变是渐变的。草写法主要以轮廓勾画和符号代替两种为主,这种写法是后世草书形成的基础。
《孙膑兵法》封面为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决定兴建我国第一家汉墓竹简博物馆。博物馆于年破土动工,于年竣工正式对外开放。位于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西南麓,占地面积约00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共有三个展厅:银雀山汉墓厅、竹简陈列厅、文物陈列厅。如今这里已经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凡到临沂的人无不到此一游,以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古老文化。
(本文由梅庆吉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