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哪门功课偏科难补救班主任给出了

最近心里颇不平静......

邻居张姐的孩子宁宁初二了,寒假期末考试全班第一,和我儿子是同班同学,平时也没看见孩子参加补习之类的,每次见到她都是在看课外书,很让我好奇。

记得刚上初一的时候,宁宁和我儿子成绩差不多,属于中等,偏科很明显,每次考完试都被家长数落。而这一次的成绩有点超乎想象,不仅让老师惊讶,连家长都觉得不可思议。

为此,去向张姐学习方法,张姐只告诉我一点:重点处理偏科,成绩自然就上来了,效果很明显。

偏科就像有短板的木桶

很多初中生都有偏科的问题,有些孩子及时得到了纠正,有些孩子却纠正不过来,导致成绩一落千丈,从此面临中考分流的危险。

很多孩子学习按着喜好选择,但在目前还没有扭转过来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分数是衡量孩子能否进普高读书的唯一标准。总是学自己喜欢的,擅长的科目,分数不但提不上来,还会加剧偏科的严重性。

比如一个木桶,其中有一块木板是短板,水都会从这里流出来,木桶就永远装不满。学习也是如此,一门学科相当于一条木板,保证每科都不短缺,才能让总分提升上来。

初中生偏科不是个例,到底哪些学科容易出现“偏科”?

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由于科目比较少,看不出什么问题,一到初中,突然多了好几科,这个时候如果分配不好时间,做好学习计划,很容易出现偏科现象。

那么到底哪些学科会容易出现偏科现象呢?很多家长可能会说,数理化肯定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出现偏科的,因为物理和化学到初中都是全新学科,数学难度也加深了很多。

数理化三科的分数占比非常高,如果哪一科出现短板,总分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家长所说不无道理,确实这三科难度很大,分数很高,但是全新学科不需要基础,完全可以从头学起,奋起直追还是可以做到的。

有一学科是没办法追不上的,那就是语文。

语文科目作为一个和大家最息息相关的一个科目

历届班主任都会说:有一学科是没办法追不上的,那就是语文。语文需要的不是一时的效率,而是需要学生长时间积累的一个过程,一点一滴的沉淀,做到厚积薄发,才能让语文成绩稳步上升。

很多家长可能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语文作为母语的基础,文化的源头,竟然容易偏科。大家仔细想想,有几个能把语文考满分的,而数理化却有很多人答满分。

语文这门学科内容包含众多,孩子需要掌握的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现代文学,还要熟知各种语法、汉字、成语等等。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语文离不开我们左右,一言一行,都需要语文知识来支撑,也是最生活化的学科。正因为这样,才总是被忽略其重要性,总觉得很容易学,结果发现,语文提升成绩最慢,也是最难的,根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想要语文成绩提高,除依靠课堂,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想要提高语文成绩,家长和孩子都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注重日常的文学积累,除了依靠课堂上的内容外,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培养孩子养成摘抄的习惯

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因为作文拿不到高分,甚至拿不到分。主要原因是在写作文的时候脑袋里没有多少可用的素材,只能搓笔头,就是写不下去。

如果在平时读书的时候,不管是课内读物,还是课外读物,都能做到随手摘抄的习惯。那么日积月累,写作的时候再不愁没素材可用。

其次,从小鼓励孩子多看历史课外书

语文的基本功,听、说、读、写,每一个都不能差,才能拿高分。“听”可以每天得到训练,这个容易很多;“说”“读”“写”这三项都需要大量的阅读来支撑。

从小就要鼓励孩子多读书,多读课外书,多读历史,这样孩子才有更广泛的阅读视角,掌握的内容丰富,让写作下笔如有神,引经据典,字字珠玑。

很多家长或许会疑惑,语文偏科为什么要多读历史?

历史其实也包含语文内容,只是现代把语言文学这块摘出来单独做了一个学科。所以想要提高语文成绩,那就从语文的原始形态开始,从历史里挖掘文学精华,做好摘抄,这都是将来写作的金句。

历史里太多的结构和观点,可以拿出来为我所用,拜读百家之作,集自家之所长,长期的阅读和摘抄所做的积累,哪里还愁写作不得高分?

最后想说

孩子想要学习成绩好,从小就要读史记,史记掌握了,语文成绩也不会差,而且对于其他学科帮助也很大。

有关读历史的精彩内容:

婆婆每天带5岁孙子读史记,上学后的表现让老师佩服,儿媳庆幸熬夜、找模版……手抄报“难哭了”多少家长?孩子应会这些基本能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