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脱胎于我读者的一个问题:普通人怎么往上走?先来看一个概念:什么叫普通人?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一般的人,既没有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富裕生活,也没有统治阶级的权势的人。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无权无势,地位背景家境都一般的人。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所以这位读者的问题可以转换成:无权无势,地位背景家境都一般的人,怎么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上司或者贵人的赏识、重用和提拔,继而拥有这些东西?不着急回答,先来看一个多年前的普通人的“攀爬之路”。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资治通鉴·周纪二》这个人叫卫鞅,就是商鞅。他到了秦国之后,借助太监景监的关系见到了秦孝公,向孝公讲述了富国强兵的计策。孝公听后很高兴,从此和卫鞅共商国是。这是卫鞅与秦孝公见面的故事,在《通鉴》中只用了寥寥几个字记录。但其实里面的门道有很多。卫鞅在入秦之前,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凭着与秦孝公说的几番话,就“鱼跃龙门”。这不就是普通人“咸鱼”翻身的故事么。问题是,卫鞅凭什么?来看《史记》中对这段故事更为详细的记载: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後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跶之前於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驩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彊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於殷周矣。”—《史记·商君列传》逐字翻译太长了,我这里简化一下。秦孝公下令求贤,卫鞅入秦,通过孝公宠臣景监见到孝公。第一次见面,卫鞅向孝公阐述用帝道治国,孝公听着睡着了。完事之后,孝公怒骂景监:“你都给我找来什么人?”景监也责备卫鞅,卫鞅说:“大王的心志不能领会帝道。”5天后,景监又请求孝公召见卫鞅。卫鞅向孝公阐述用王道治国。孝公不满意,责备景监。景监又去责备卫鞅,卫鞅说:“孝公听不进王道。请他再召见我一次。”卫鞅再次与孝公谈话,向他阐述用霸道治国。孝公很高兴,听得很仔细。景监问卫鞅:“你凭什么让大王满意?”卫鞅说:“帝道王道治国,时间太长,大王等不了。用霸道治国,富国强兵见效最快,大王才高兴。”以上是卫鞅获得秦孝公赏识的全部经过。卫鞅是卫国宗室,入秦之前,做过魏国相国公叔痤(cuó)的中庶子,相当于私人秘书。工作一直普普通通,没什么起色,行业内也没什么名气。公叔痤临死之前,曾把卫鞅举荐给魏惠王。魏惠王不用,这才有了卫鞅入秦的故事。我们来打个马后炮,其实卫鞅入秦之前的工作履历真的很一般。就他所在的当官行业来说,他的工作经历和经验,没有什么亮点,也拿不出什么成就,地位也普通,背景和家境也不能为他的求职添彩。要是放现在,卫鞅就是一个祖上当过大官儿,发达过但如今已经家道中落的年轻人。总之,他在入秦之前,是个普通人。但是卫鞅还是想往上走的。所以他来到了对人才有热切渴求的国家——秦国。秦孝公发愤图强,要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卫鞅觉得自己可以,所以他就来了,带着满肚子的才华。问题有二:第一,才华不像衣服那样能用眼睛看出来,怎么确保自己的才华是孝公想要的呢?第二,怎么见到孝公?卫鞅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一个太监:景监。景监是孝公的宠臣,卫鞅通过他的引荐,第一次见到了孝公,并向他阐述帝道。孝公不高兴。卫鞅再一次拜托景监请求孝公召见,向孝公阐述王道。孝公又不高兴。第三次,景监又请求孝公召见卫鞅。这一次卫鞅终于找对了孝公想要的才华,就是霸道。到这里,卫鞅终于得到孝公的赏识,并开始了“往上走”的路。这就是卫鞅作为一个普通人,往上走的路径。我们来归纳一下:第一,找对人。卫鞅要想获得秦孝公的赏识,直接求见也是可以的,但这见面机会只有一次,失败了,孝公就不会再给第二次。但是卫鞅通过孝公宠臣景监引荐,既能为自己背书,又能多次请求景监帮忙引荐。所以,想要获得上司赏识,直接找他作用或许真不大,可以迂回一下,拉拢一个和上司关系很近的人,来为自己说话,通过他对上司施加影响。第二,了解。卫鞅通过一次一次的谈话,一遍一遍地试探孝公,了解他到底想要怎么样人才和才华。这思路放在职场上也适用,公司需要什么人才,岗位需要什么人才,上司需要什么人才,这些都得了解。第三,自己得有能力。如果卫鞅自己没有三板斧,任凭他再怎么拉拢景监,在孝公面前说得再怎么天花乱坠,都无济于事。能力是基础。说得好,干得不好的人,走不长远。干得好,说得不好的人,爬不高。说得好,干得又好的人,爬得高也走得远。(如果有朋友要拿商鞅被五马分尸来说事,那我只能说这是另一码事)这三步就是普通人往上走的路径,可供参考。受学生思维的影响,很多人觉得只要自己有能力,踏实肯干,工作表现好,就能得到上司赏识和提拔,仿佛升职加薪就在不远处等着自己。这无异于痴人说梦,有这种想法的人最后只能变成老黄牛。事情的真相是,既要有能力,又要表现好,还要会方法。缺一不可。方法已经给大家了,其他的还是要靠自己修炼。以上就是我读《资治通鉴》时的感悟,有不少朋友和网友问我,是怎么从《资治通鉴》中读出这么多内容来的。我的回答从来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多读几遍。一部质量上乘的《资治通鉴》,绝对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下面给大家推荐的这套《资治通鉴》,不管是包装还是印刷,都很不错。放在书房或者卧室,每天拿出来读上几页,慢慢地自然会领略到《资治通鉴》的魅力,能从里面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为人处世,职场权谋,人性管理等等。这部《资治通鉴》,全套共6本,精包装。原价元,现在优惠仅需69元,一本只要10多块钱,一包烟两杯奶茶的价格,就能买到古人上千年的智慧,非常划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资治通鉴全套六册精选月销量¥6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如果有朋友觉得纸质书携带不方便,还可以私信我“资治通鉴”,免费领取全套《资治通鉴》的电子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