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新鲜出炉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P

随着7月7日高考语文的结束,全国高考作文11道作文题也全部揭晓。据了解,11道作文题中,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五道,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各命制一道,北京命制二道。11道作文题中,最醒目的是排在全国1卷的一道作文题。这道作文题是关于一个历史故事的命题:春秋时期,齐国公子纠和小白争夺国君位置,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辅佐公子小白。管仲曾经带兵追杀公子小白,一箭射中小白的衣带钩,幸亏公子小白装死才逃过一劫。后来公子小白竞争胜利,坐上了国君位置(即齐桓公),想重用鲍叔。让他意外的是,鲍叔极力推荐管仲,自己却甘居管仲之下。后来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之下,国力蒸蒸日上,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作文要求:以这段历史故事为材料,从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中,选出给你感受最深的那个人,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份班级读书会的发言稿。说实话,这段著名的历史故事非常感人,故事中的三个人都非同寻常。如果按照他们的历史影响力排序,应该是:齐桓公、管仲、鲍叔。但是,如果让学生选择他们三个人中让人感触最深的一个,我以为首选鲍叔,其次是齐桓公,管仲则居于最后。他们三个人中,管仲最有能力,但是鲍叔的襟怀最令人折服,这一点应该远在管仲之上。因为鲍叔辅佐公子小白当上了国君,他如果接受齐桓公的委任,身居高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他却极力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因为他深知管仲治国能力在自己之上,为了齐国的发展前途,鲍叔在职位上宁可屈居管仲之下。这样的博大襟怀,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即使在后世也非常罕见。难怪司马迁在《史记》中盛赞鲍叔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至于齐桓公也非常令人敬佩,因为管仲在辅佐公子纠和他争夺国君位置时,几乎一箭把他射死。但是,在鲍叔坦陈管仲的治国才能之后,齐桓公能够不计前嫌,对管仲委以重任,并且深信不疑,这样的襟怀,确实有海纳百川的帝王风范。这道作文题,意在诱导培养学生的高情商,启发学生的“格局意识”,所以考生如果选择鲍叔或者齐桓公展开论述,应该都能做到“有话可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