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劝陈豨准备谋反,当时只他两人在场,司

陈豨拜为钜鹿守,辞无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将军令之。”——《史记·淮阴侯列传》又是一次摒去左右的密谈,又一次被太史公司马迁生动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这一次的泄密者当是陈豨。为什么我会认定陈豨是泄密者呢?我们先来看淮南王英布举兵谋反前的言语。布之初反,谓其将曰:“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余不足畏也。”故遂反。——《史记·黥布列传》英布为什么要跟其麾下诸将说这样一番话?答案是英布要给其麾下诸将增加信心。英布谋反前,汉高帝刘邦已在破秦、灭项、平叛过程中先后灭掉杨熊、章邯、项羽、臧荼、陈豨、韩信、彭越等人,刘邦的谋略和武功,足以使英布麾下诸将胆寒。为了拉拢麾下诸将,英布必然要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消却诸将心中的畏惧之心,令诸将心甘情愿地跟着他英布谋反。英布兴兵造反前的操作,燕王卢绾也做过。高祖使使召卢绾,绾称病。上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燕王,因验问左右。绾愈恐,闭匿,谓其幸臣曰:“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乃遂称病不行。——《史记·韩信卢绾列传》皇帝召见作为诸侯王的卢绾,卢绾却抗旨。这已有了不臣之举,卢绾为了避免臣下因害怕而逃亡,所以必然得向自己的亲信解释,他卢绾并非不臣,而是自保。卢绾认为,皇帝刘邦病了,不能向从前一样控制吕后了,而吕后专门找茬来诛杀异姓王和大功臣,此时皇帝召他卢绾,未必是皇帝的意思,极有可能是吕后在暗中搞事,如果他卢绾奉旨前去,结局必然和淮阴侯韩信及梁王彭越一样悲惨,所以他卢绾不能去。只要他卢绾躲过这一劫,无论是皇帝身体康复了,还是新君继位,吕后都不能再这样为所欲为了,到那时,他卢绾再去见驾也不迟。(刘邦)使樊哙击燕。燕王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侯伺,幸上病愈,自入谢。四月,高祖崩,卢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绾为蛮夷所侵夺,常思复归。居岁余,死胡中。——《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卢绾虽屡有不臣之举,但并未像淮阴侯韩信、淮南王英布那样举兵,待到刘邦派兵来攻,卢绾并未抵抗,而是逃避,卢绾逃避时,仍旧坚持原来的想法,要等着刘邦身体康复,再去见刘邦,听说刘邦驾崩,卢绾只好逃亡到匈奴,卢绾在匈奴一年多,始终想念家国,最终病死于异国。同样地,虽然太史公并未明确表示,陈豨谋反前也搞过英布、卢绾那样的操作,但鉴于太史公好用互见法,没准太史公想让我们通过英布、卢绾的操作来「见」陈豨的操作呢。陈豨谋反前,大概率跟英布一样,给麾下诸将树立信心。陈豨给诸将树立信心的方式是诉诸权威,谁是权威呢?淮阴侯韩信就是权威,因此,陈豨一定会把淮阴侯韩信当年的表现和言辞原原本本地复述给麾下诸将。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史记·淮阴侯列传》史料中韩信的这段话是有立场的,即世态炎凉,与其被逼而反不如早做谋划,若陈豨能早做谋划,他韩信也会帮着陈豨的,到时可以一起瓜分天下。陈豨把韩信的话复述给麾下诸将,就是想让麾下诸将知道:第一,他陈豨是想本本分分地做臣,但客观条件不允许,他陈豨也很无奈;第二,他陈豨举兵谋反,有淮阴侯韩信相助,成功率极高。如此,陈豨麾下诸将既可以丢下思想包袱,又可以斗志昂扬。后来汉高帝刘邦亲征陈豨,得知陈豨麾下重要将领都是商贾出身,便采取了重金收买的策略。上曰:“陈豨将谁?”曰:“王黄、曼丘臣,皆故贾人。”上曰:“吾知之矣。”乃各以千金购黄、臣等。——《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这些被刘邦收买来的将军们,为了开脱,必然会指责陈豨,把陈豨跟他们讲的话再次供述出来。太史公再根据他们的供述和韩信谋反案发时的记录,就完成了拼图,得出韩信和陈豨密谈的内容。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史记·淮阴侯列传》故而,韩信和陈豨的密谈以及韩信谋反时的部署,都是真实可信的,太史公司马迁汇集了多种资料,方才为咱们这些读者打开了上帝视角。总结起来,密谈只在密谈时是秘密我们以「密谈不该被司马迁知道」来质疑司马迁的记载,是对太史公司马迁辛勤劳动的否定,是对太史公司马迁专业操守的否定,也是对中国古代史学家的污蔑,还把我们不善于动脑的缺点毫无保留地暴露给其他人。参考资料:《史记·黥布列传》、《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史记·田儋列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