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法律的虚伪和不公,使百姓加倍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此一来,人民就更幻想公平和正义,侠客因此应运而生。然而韩非说“侠以武犯禁”,班固也指责司马迁为游侠作传是“退处士而进奸雄”,这恰恰说明了《史记》的进步性。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清官戏和武侠文学的流行,代表的都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最朴素的渴望。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即删韩非崇尚法家,认为“儒以文乱法”,儒和侠都是对法治的冲击和破坏。而儒生到了汉代地位却空前提高,像公孙弘等以权术取得宰相卿大夫之位,功名著于竹帛。历史上那些安贫乐道的儒士,如季次、原宪等,也因读书怀君子之德,义不苟合,虽为当世所笑,却能在身没数百年后,弟子仍志之不倦。
至于游侠之人,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能存亡而死生,却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缓急之事,人所常有,圣人亦所难免,如虞舜曾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姜尚困于棘津,管仲桎梏,百里奚饭牛,孔子畏匡,菜色陈蔡。有道仁人尚且如此,何况中材之人生于乱世,其困苦更是一言难尽!
俗语云:“何知仁义,已享其利即为有德。”故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而周武不因此名誉受损。盗跖和庄蹻劫掠天下,横行暴戾,而其徒却颂义无穷。由此观之,庄子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非虚言也。当代偏颇固执的学者,高颂书经的道理,却看不到世俗赞扬的为道义而死的精神,侠客之义岂可少哉!
古代很少有民间侠客,历史上的延陵季子、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这些人,都是王者亲属,依仗封国卿相的财富,招揽天下人才,在诸侯之间声名煊赫,不可谓不贤。但其势正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实风声所激耳。而闾巷布衣,想修行砥名而声闻天下,无不称贤,是难以做到的。且儒、墨都排斥侠客,不与记载,因此先秦侠客大都湮没无闻。
汉朝建立以后,侠客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等人,他们虽然常以武犯禁,但他们讲求道义,廉洁退让,有值得称赞的地方。所谓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至于地方豪强,朋党宗族,勾结官府,倚仗财势奴役穷人,欺凌孤弱,放纵欲望,游侠之士亦耻之。
鲁人侠客朱家与高祖刘邦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却以侠闻名。他所藏匿救活的豪杰有数百人,其他的普通人更是不计其数。而朱家不伐其能,不矜其德,诸所尝施,唯恐他人见之。他救济穷人,自己却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出门只有牛车。他救助别人,超过为自己办事。他曾经暗中救助季布将军,使他得免于死,季布尊贵之后,朱家终身不与季布相见。从函谷关以东,人们莫不延颈愿与之交。
楚人田仲,以侠闻名,擅长剑术,事朱家如父,他觉得自己的操行比不了朱家。田仲死后,洛阳有剧孟。洛阳人以商贾为生,而剧孟以侠显名于诸侯。七国之乱时,条侯周亚夫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而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李白诗曰:“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当时天下骚动,而得此一人若得一敌国。剧孟的母亲去世,远近前来送丧的车辆冠盖至千乘之多,而剧孟死时,家中无十金余财。
当时天下游侠,先后还有符离人王孟、济南瞷氏、陈人周庸、代郡白氏诸人、梁韩无辟、阳翟薛兄(音况)。陕地韩孺等,都以行侠仗义著称,但很多最后都被朝廷所镇压。其后,又有大侠轵人郭解。郭解,字翁伯,是神相许负的外孙。郭解的父亲因行侠在汉文帝时被杀。郭解为人,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
郭解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饮酒。他小时候残忍狠毒,因心中愤恨就任意杀人,杀死者甚多。他亡命劫掠,私铸钱币,盗挖坟墓,所犯罪行不可胜数,但常能侥幸脱身,或遇赦而免。等到郭解年长,乃折节反省,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救人之命不矜己功,但仍睚眦如故。当时很多少年仰慕他,替他除掉仇人,却不让他知道。
郭解的外甥依仗郭解的势力,跟别人喝酒时,对方已经不能再喝,他还强行灌酒。那人怒而拔刀剌死郭解的外甥,然后逃跑了。郭解的姐姐气愤地说,我的儿子被杀了,凶手竟然捉不到。于是弃尸于路不收葬,逼郭解出头。郭解暗中找到凶手的去处,凶手无奈只好来见郭解,说明了当时的情况。郭解说,那么这件事不怪你,是我家的孩子不对。然后放走了凶手,而归罪于外甥,收尸埋葬。人们因此称赞郭解的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郭解出入,人皆避之,只有一人箕倨视之,非常无礼。门客中有人要杀掉他,郭解说,居住乡里而有人不敬,这是吾德不修,彼又何罪。郭解暗中嘱托尉史在官府徭役的时候多关照那个人,后来每到服役时,县吏都不找此人。他很奇怪,问明原因后,遂找郭解肉袒谢罪。少年们闻之,越发仰慕郭解。
洛阳城中有人互相结仇,城中贤豪十数人调解无果。郭解夜见双方去调解,他们都给郭解面子,准备同意和解。郭解说,我听说洛阳诸公为你们调解,你们不肯接受。现在你们幸而听了我的劝解,不过这将置城中贤豪于何地呢。于是郭解连夜离去,不让人知道他来过,并说,你们先不要和解,等我走后洛阳豪杰再来调解时,你们同意就好了。郭解待人谦恭,不敢乘车入县衙。他到附近郡国为人办事,能办成的一定办成,办不成的,也要让各方都满意,然后才肯接受人家的款待。因此大家都特别敬重他,愿为他效力。
汉武帝元朔二年,朝廷下令各郡国的豪富之家一律迁往茂陵,郭解家贫,不符合资财三百万的标准,但迁徙名单中有郭解的名字,因此官吏只得让郭解搬家。当时大将军卫青曾替郭解求情说,郭解家贫不该迁徙。但武帝说,布衣而能致将军为他说情,可见其家不贫。于是郭解被迁徙到茂陵。诸公送者为郭解出钱千余万,作为路费和安家费。轵人杨季主的儿子为县椽,是他把郭解列入迁徙名单的,于是郭解哥哥的儿子刺杀了他,两家从此结仇。
郭解搬家到关中后,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都来结交。而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告状的人又在阙下被杀。于是武帝下令捉拿郭解。郭解亡命而去,各地人都争相收留,有人甚至宁可自杀也不泄露郭解的行迹,而郭解也不隐瞒自己被朝廷通缉的情况。
很久以后,官府终于捕到郭解,调查他的违法罪行,但发现一些重罪都发生在赦令以前。还有的案件,并非郭解所为,而是有人替他出头。于是地方官就把情况汇报给汉武帝,说他无罪。而御史大夫公孙弘却进言说:“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于是朝廷将郭解族诛。郭解以后,民间还有一些称为侠客的,但大多品行恶劣,不过是盗跖居于民间而已,这些人的行为就是当年的朱家也引以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