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5782213.html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记载了从三皇五帝至汉武大帝之间三千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此外,近代大文豪鲁迅对于《史记》的文学价值十分推崇,甚至给予了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高度评价。然而,这样一部耗费司马迁半生精力,规模达到五十二万余字的重要史学著作,却在千百年来不断受到人们的质疑。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首先,《史记》所记述的时间跨度过长,其中的许多记载缺乏佐证,被认为只不过是司马迁的一面之词。正如上文所说,《史记》当中最早介绍到了上古时期三皇五帝的故事,而直到今天我们都没法找到能够证明炎帝、黄帝等人物真实存在的证据,更不要说司马迁身处的当时了。鉴于这一点,许多人认为《史记》中许多内容都是虚构的,而这些虚构部分不应当被作为历史来看待。其次,《史记》的来源并不严谨,不少内容都仅仅是道听途说。在正式开始史书的编纂工作之前,司马迁曾经游历九州各地,从民间收集大量的传说故事,并且亲身走访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在此基础上,司马迁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整合,又借鉴了许多过去的历史材料,才终于写成了《史记》。归根到底,传闻终究是传闻,司马迁尽管已经尽力在探寻历史真相,但这些故事的真实性确实值得怀疑。第三,《史记》中有不少神话的成分,这些又为其真实性减了分。在《史记》的记述当中,存在着大量并不符合科学常理的内容。举例来说,司马迁在书中表示帝喾的次妃简狄吞下玄鸟的蛋而生下了商部落始祖契,帝喾的元妃姜原在野外踩到巨人的足迹而生下了周部落的始祖后稷。此外,书中还有着汉高祖刘邦是其母与一条蛟龙所生,且他喝醉时身上常常会浮现龙影等记载。从现代人的立场来看,这些神话色彩浓重的说法自然是难以获得认同的。第四,《史记》里存在着大量具体的场景和细节描写,让人感到迷惑。关于这一点的典型例子便是书中对“鸿门宴”的记载,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详细记载了当时每个人的座次、发言以及动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目睹过一样。然而,身处汉武帝时代的司马迁显然不可能真的亲历鸿门宴的场景,或是对宴会时每个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进行确凿无误的记载。史记全四册精选月销量50¥¥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除了鸿门宴外,《史记》中还存在着大量对人物交谈的记述,而这其中就包括了上古时期尧帝向四岳询问自己接班人的人选、暴君夏桀临死前发出悔恨的感叹、陈胜吴广讨论起义的细节等场景。很显然,不会时光穿越,也没办法对照着录像资料进行史书编写工作的司马迁在描写这些场景时,多半都是自己“脑补”的。第五,《史记》与年代更早的《竹书纪年》存在大量出入。西晋时期,一个名叫“不准”的盗墓贼在发掘魏襄王墓葬时无意间发现了由春秋时期晋国史官与战国时期魏国史官共同完成的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相比于《史记》,《竹书纪年》的成书年代更早,因此对于一些早期历史事件或许更具说服力。在《史记》当中,记载了尧、舜、禹三代明君一代代禅让的故事,按照其说法,当时的统治者选拔接班人时不看重血缘,而是重视才能和德行。然而,《竹书纪年》中对于尧、舜权力交接的记载却是:“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当中也有“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的说法,这似乎印证了《竹书纪年》的记载。如果尧、舜之间真的如同《竹书纪年》所说的那样,那么《史记》中相对美好的说法或许就真的只是司马迁的幻想,而非真实的历史了。其实按照逻辑来讲,上古时期的人们为了权力展开血腥的争抢似乎确实比和和气气的禅让更加具有可能性。当然,也不能就此断定《竹书纪年》就是对的而《史记》就是错的,毕竟一来尧、舜的年代实在过于久远,二来这两本史书传至今日其实都和最初的版本有些出入。总的来说,《史记》的文学价值确实很高,也完全对得起“史家绝唱、无韵离骚”的赞誉。不过与此同时,它也是一本存在一定争议和问题,甚至漏洞的史书。笔者认为,在对其进行评判的时候,我们要更多地站在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和立场上,用更加包容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这本材料获取艰难、成书颇为不易的史学瑰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