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上学的时候读到这首诗,就会想起另外两句: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很为西楚霸王项羽感到遗憾:胜败乃兵家常事,作为一代豪雄,怎么能因为一场失败就心灰意冷了呢?所谓“无颜见江东父老”,那也是后人臆测。要是卷土重来东山再起,那也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是光荣而不是丢脸。直到后来仔细研读了《史记》《汉书》,才发现项羽根本就不是不肯过江东,而是过不去,在距离乌江还有三百里的地方,就被重重包围,完成了人生最悲壮的一战,一代战神就此陨落。我们来先看看关于项羽乌江自刎的记录,建议读者诸君看完《史记》就没有必要再去翻《汉书》了,可能是汉朝还没有著作权法,《汉书》大量照搬《史记》原文,尤其是关于项羽的描述,几乎完全雷同。李清照作为一代词人,《史记》应该是必读之物,那里面记录了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全过程:项羽逃到乌江,乌江亭长驾着小船来迎接,并且告诉项羽:咱们在江东还有纵横千里的地盘,还有数十万兵力,足够您成就王霸之业的,现在就我有这么一条小船,咱们过了江就安全了——汉军没有船,只能干瞪眼!于是项羽说出了“无颜见江东父老”的话之后,就拔剑自刎了,也留下了“霸王乌江自刎”的悲壮传说。可是这段话越琢磨越不不对劲儿:项羽和乌江亭长俩人私下对话,旁边又没有站着司马迁这样的史官,是谁把这段故事记录下来的呢?项羽肯定是死了没机会讲故事,那个乌江亭长要是敢逢人便说“我要救项羽但没成功”,恐怕刘邦听见之后就会把他扔进大锅里煮了。这个乌江亭长做了这么大的事,但是在正史中却连个名字都没留下,也没听说有人找他的麻烦。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其一、这个乌江亭长本来就是虚构的;其二、刘邦和他的手下都知道这小子是在吹牛——项羽是我们在东城杀掉的,离你乌江还有三百里地呢,你连项羽的面都见不着!其实司马迁在写项羽之死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项羽本来就是要渡过乌江回到根据地的,可不会浴血冲杀到乌江边上又改了主意,那不符合西楚霸王俾倪天下的性格。即使是在同一部《史记》,司马迁也多次记录了项羽是阵亡于东城,而不是自刎乌江。比如《史记·高祖本纪》:“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灌)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类似的记载仅仅在《史记》中就有二十来次,“既杀项羽”、“已杀项羽”、“已杀项籍”,而“项羽乌江自刎”的记录只有这个没有人证的《史记·项羽本纪》一处,按照史学研究和司法实践“孤证不立”的原则,似乎可以不予采信。那么这个东城在哪呢?就在今天的定远县,而汉朝乌江是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可不是红军强渡的那个贵州乌江天险。现在已经有历史学家考证出项羽垓下突围南逃的行踪,“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兵五千骑围之数重。”当时项王已经“自度不得脱”。这时候项羽所在的被包围地点离乌江还有三百里,要想过去,就必须一路杀过建阳(滁县)、全椒(全椒)、浚遒(肥东)、历阳(和县),中间还隔着绵延二百里的皇甫山,还要横渡池河、淝河、襄河、滁河,既然渡过乌江需要船,汉军没有船就不能继续追击,可是同样没有船的项羽和灌婴又是怎么渡过池河、淝河、襄河、滁河这四条汹涌的水流的?当年没有农田灌溉和水土流失,河水可比现在汹涌多了。而且笔者一直相信项羽有着雄霸天下的勇气,绝不会选择自刎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因为将军最好的归宿就是战死沙场,“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所以通过史料和地图的对比分析,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项羽所率二十八骑,在东城下进行了酣畅淋漓的谢幕之战,一个浴血战神胯下乌骓掌中铁戟,迎着东升旭日高呼酣斗,一直杀到残阳如血,这才为波澜壮阔的楚汉之争画上一个悲壮的句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