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第25集
开吉法师主讲
台南极乐寺
/3/10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弟子规》,第二十五页的第二行: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到这一句的课文。当我们看到别人有懿德善行,就要立刻想到要向他学习、向他看齐。虽然在目前我们的能力还不能达到,可是要下定决心逐渐的赶上。
“见人善,即思齐”,关于“善”字,在《了凡四训》这部书当中,对于“善”的讲解是非常透彻的。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善恶是非,确确实实不能从表面上去判断,而是要从根本上来看,这就是考验一个人是不是有理智的判断。
善有真有假、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有端有曲,在《了凡四训》这本书当中就讲得非常的清楚,所以对于《了凡四训》这部书要认真的学习。这就好像我们人生的一盘棋要如何走好,在这里就教给我们规则,包括如何立命,“命自我作,福自我求”,这当中的理论、方法和表演。当我们在下这盘棋,真正了解它的规则,即使在过程当中有一些曲折,可是日后的生命也能走得有声有色,这就是人生的智慧和功夫。
首先,善是有真有假。曾经有读书人去请教中峰和尚,关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他们说打人骂人是恶,中峰和尚说未必然也,不见得;对人恭敬很有礼貌是善,中峰和尚也说未必然也,也不一定。读书人举了几个例子,中峰和尚都说未必然也。于是他们就请教中峰和尚说:“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中峰和尚提醒他们,不能从表面上去判断一件事情的善恶。譬如他要打人骂人,但是通过这个手段,他却唤醒一个人的良知,让他回头向善,利益他人,即使是打人骂人,这也是善。所以存心是非常重要的。譬如你对人很有礼貌,也很恭敬,可是看一件事情要看到它背后的目的和动机,如果他对人很礼貌、很恭敬,但是这背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即使他对人很礼敬,这也不是善,是虚伪的。
从中峰和尚的教导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人所行的究竟是真善还是假善,要从哪里去判断?就要从他的存心来判断。如果他的念头都是自私自利的目的,即使他很恭敬、很礼貌,这也是恶;如果他心心念念是为了利益别人、利益众生,即使他是打人骂人,这也是善的。所以判断善恶要从一个人的存心跟目的来做判断。这是第一条。
第二,我们看看是和非,善有是、非。判断一个事情它到底是善是恶,标准也是很微妙的。有的时候我们不能看它眼前的表象,而是要看这件事情事后的影响,它会不会存在某种流弊。我们可以从是、非来判断。
譬如在孔子时代,孔子会下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其中有两位学生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位叫子贡,一位是子路。子贡他是一位很成功的商人,经常到别的国家做生意。当时在鲁国这个地方,有一个法律的规定,只要我们的人民在其他的国家有发现鲁国的百姓被卖到其他的国家去做奴隶,你就可以花钱把他赎回来,国家会用同样的赎金来偿还给你。这个规定其实是很好的政策,因为这样就可以鼓励更多的老百姓在国外要爱护自己本国的同胞兄弟。子贡当时就赎了一个人回来,后来官府要偿还给他赎金,可是子贡他很富有,当时他就没有接受赎金。老百姓得知这个消息,就觉得子贡是很清高的人,救人的命,而且还不接受政府偿还给他的赎金。
但这件事情传到孔老夫子的耳中,夫子就认为子贡所做的事情并不恰当。为什么?因为圣贤人他看待问题,不会从某一个角度单方面的看问题,而会看它的影响和流弊。孔老夫子就跟子贡说:“我们现在鲁国人,贫穷的人是占大部分,毕竟有钱的人还是很少的。今天因为你家庭很富有,你去把人赎回来,没有要官府的钱。可是其他家境比较困难的穷人,如果到了别的国家看到自己的国人,想要去把他赎回来,他心里就会犹豫,我赎回来,这些钱我假如回去跟官府拿,好像跟子贡比又矮了一截似的;可是我要不拿钱,我自己又付不起钱,所以他去救人就会有顾虑和担忧。”子贡的做法对整个老百姓会产生这样的影响,所以夫子就谈到说:“你这样做就会产生流弊。”流弊就是往后影响不好,有的人就因为这样而不能回到自己的国家。
我记得早年,有海外的同修到中国国内来参学。他们去一些寺院道场学习,因为海外的长辈们他们也都很有爱心,他们坐轿子或者是路途上一些费用,就会多给一点钱。但是当时师父上人指正他,说这样做并不好。为什么?你去了之后等于把人家的生活水平、物价给抬高了。本来上山的时候坐个轿子,坐个车也只是几十块钱的报酬,可是你一次给人一百块、两百块,把整个物价的正常规律给打乱了,这样就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再来就会把当地人的贪心增长了。
而孔老夫子的弟子,另外一个弟子子路,同样也遇到一件类似的事情。有一天,子路他在路上刚好遇到一个人,他掉在水里快要淹死了。子路是非常有义气的人,见义勇为的人,他马上就把溺水的人从水里救出来。这个人上了岸之后,他就非常感恩子路对他的救命之恩,于是就送给他一头牛来做为礼物,表达他的感恩。在古时候农业社会当中,牛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非常重要的工具,所以在古时候这算是很贵重的礼物。子路当时很欢喜的就接受了这头牛,就把它带回去了。孔老夫子看到自己的学生这个做法,就对他说:“你这样做就对了。你这样做,将来在我们的国家还有其他地方,人民都会见义勇为,看到别人有危急,都会奋不顾身的去救人。”
所以一件事情你怎么评判它,不在于他个人的角度,而是它对于整个社会的风俗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事后是否会有流弊产生等等。所以这个方面都是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考量的。因此,这个事情它到底是善还是非善,我们一定要特别注重考量它往后的影响性。如果这件事情在当时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它日后却会对后世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这个事情就不能做。譬如在近代有很多学者,他们认为中国的文化比不上外国人,所以就倡导要全盘西化。当时这个事情做的似乎对于国家是有帮助的,可是它所产生的流弊,对后世造成的影响却是很深远,也很负面的,这种情况我们就不能提倡。
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当时所做的事情,可能认同的人并不多,但是它对于后世会产生很大的利益、很深远的影响,这种事情就要认真努力的去做。就像当时很多学者都提倡要全盘西化,要完全否定中国文化,要否定汉字文言文,可是就有一些学者、有一些老教授,还是非常的坚持一定要保存中国固有的文化。可是在那个时代,他们的呼声其实是非常微弱的。像徐子明教授(我们曾经亲近过好几位老教授,都曾经上过徐子明教授的课),他讲解《左传》、讲解《史记》特别严格,他的课程需要学生把史书、经典都要背下来。当时跟着他学习上课的学生其实是为数不多,甚至于徐子明教授有一个学期上课,只有一个学生来听课,他还是非常认真的给他讲了一个学期。但是虽然当时跟着他学的人不多,可是像方东美教授、像徐子明教授他们的思想,却对后人产生了很多正面的影响。所以很多事情不能看眼前,要看它对于大众的影响力。
第三个方面是偏和正,有偏有正,善也要看偏跟正。有的事情是属于正中偏,有的事情是属于偏中正。什么是正中偏?在古时候有一位宰相,吕文懿公。吕文懿公是一位很贤德的宰相,当他辞官回家,他在整个国家的名声也是很好,老百姓都很爱戴他,人民很尊重他。可是当时他告老还乡的时候,有一次就遇到了喝醉酒的人,这个人很无礼,居然他就趁着酒兴,当面的顶撞和冒犯老宰相。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当时并没有在意醉汉对他的冒犯,因为他存心很仁厚,就没有跟他计较。可是想不到到了后来,醉汉因为他犯了罪,触犯了国家的法令规章制度,所以就被判了死刑。
吕文懿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就非常的后悔。为什么?他觉得如果当时他犯了过错,狠狠的把他教训一顿,也许他就不敢继续胆大妄为,走向不归路。当时只是想存心仁厚,让他三分,结果就让醉汉更加的猖狂,更加的胆大妄为、肆无忌惮,他才会最终犯下了死罪,被判了死刑。吕文懿公觉得,如果当初就把他送到官府去惩罚,可能对这个人来讲,他会有所警戒,就不至于犯这么大的错。所以他的存心仁厚,但是当时没有理智的判断,而姑息了醉汉,结果产生的影响反而是不好的。这种情况叫正中偏。
还有一个是偏中正。有一次在有灾荒的时候,各个地方都缺乏粮食,有一些老百姓就自己组织起来去抢富有人家的粮食。富有的人家告到官府,当时官府并没有去惩罚老百姓。不得已他只好把自己家里的佣人组织起来,开始处罚抢粮食的人。后来这些抢劫的人因为害怕、有所畏惧,所以就没有敢再来作乱了。这种情况叫做偏中正。善它是有正有偏的。
而善也有半有满。半跟满要怎么看?是不是很有钱的人他捐的钱多,善就大?贫穷人家捐的钱少,是不是善就小?不是这样看待的。在以前有一个贫穷的女子,她在没有钱的时候,她捐了两文钱,结果到了寺院,住持亲自帮她回向;等到后来女子她入宫富贵了之后,她带了几千两来供养,住持只让他徒弟来帮她回向而已。这就是半跟满的不同,当时她的供养虽然很少、很微薄,但是她是出自于真诚,而且几乎是供养她全部的财产,可能她手上只有这两文钱,所以善是满的;等到后来她入宫富贵,可能是黄金万两只是拿出一点点来捐赠,而且态度也比从前要傲慢,没有那么恭敬,住持和尚就找了个徒弟帮她回向就好了。
以前我们曾经在义工课当中,给大家分享过一个恶生王的故事,这个故事也非常耐人寻味。古时候有一个恶生王,他看到有一只金猫从堂屋的东北角走到了西南角,他当时就很好奇,所以他就派人跟着,去把金猫走过的地方,把土地挖出来。结果这一挖可不得了,挖出了三层的铜盆,里面都装满了金银财宝,而且铜盆是延伸到五里之外。于是恶生王觉得很惊讶,就去请教一位证了果的尊者。尊者就跟他说:“在过去,有一尊古佛出世,他灭度之后,当时有一位出家人就拿着钵,把它放在路边。并且他跟来来往往的人都说:‘如果有谁把你的金银财宝放在这个坚固的仓库当中,一切的王贼水火都不能夺走。’”这个时候,有一个非常贫穷的人,他听了这位出家人讲的话,心里非常欢喜。可是他很穷,那一天卖柴赚了三文钱。于是他就恭恭敬敬的把他身上仅有的这三文钱,供养在这位出家人的钵里面。走在路上他就满心欢喜,一直走了五里路,回到家,他还回过头来朝着出家人所在的方向恭敬的礼拜。这位尊者就跟恶生王说:“当初这个贫穷的人就是大王您。”
他虽然只是供养了一点点钱,可是他的真诚恭敬之心是非常圆满的,因此就感得后世的福报。将来我们在学习因果的课程,还可以跟大家来分享更多这个方面的故事。这是在古时候,在现前的时代都很多。
第五善有大有小。善有大小,之前有跟大家分享过卫仲达的故事,可以说明善的大小之不同是从什么方面来界定的。当时卫仲达担任馆职,有一天,就被阴司带到了阎王的面前,到了阴间。当时阎王就让手下的人把他的善跟恶的记录这些卷子搬出来,拿了一个秤称一称。善恶的卷子刚搬出来就发现,恶卷很多,塞了满满的一个屋子,而他善的卷子只有一轴,就跟筷子一样大。于是阎王就下令,让人拿秤来称一称。称完的结果是,那一卷像筷子那么小的善的卷子反而比较重,而堆的满屋的恶卷反而比较轻。
卫仲达他觉得非常的惊讶,就跟阎王爷报告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怎么可能做这么多的恶事?”阎王爷就跟他说:“你一念不正”,我们平常起心动念有这些恶念,“有一念不正,阴间就会把它记录下来,不用等到你去做恶事,就只要你起恶念,阴间都会有记录的。”于是卫仲达就问说:“这卷像筷子一样小的卷子到底里面写的什么?它为什么就那么重?”阎王就跟他说:“当年朝廷曾经要大兴土木,要修建三山石桥的工程。”修建工程肯定要劳民伤财,最可怜的就是老百姓。所以有人说过,朝代在更迭的时候,一个朝代兴,百姓苦;而一个朝代亡,也是百姓苦,最可怜的就是平民百姓。弘一大师也曾经写过一幅墨宝,叫做“勿忘世上苦人多”。无论是天灾人祸也好,往往可怜的平民百姓们要遭受的痛苦是最多的。
就像这次疫情对全球的经济产生影响,我们想想看,有的公司稍微大一点,还能够撑上一个月、两个月。可是很多平民百姓,他每天就是踩着三轮车要过日子,一天不赚钱就没有收入;或者他的房子、或者他的车子都是贷款,每天都需要工作去还贷,这些老百姓真的是最可怜的。我们就看到有一些企业家,还有一些长辈,在这个期间都非常积极的去赈灾,帮苦难的老百姓解决问题。譬如没有收入的人家,就免去他们的租金,免去他们的水电费。在这个时候,当人民有需要,就要伸出援手。有的长辈是把库存的粮食都用来救济老百姓,因为你家里有得吃,可能有一些很穷的人经过这样一折腾,他可能连饭都吃不上。
卫仲达跟阎王对话的时候,阎王就跟他说:“当时因为朝廷要兴建很大的工程三山石桥,你考虑到因为这对百姓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劳民伤财,你就写了一封进谏的奏章去劝勉朝廷、劝勉皇上不要大兴土木。这个卷子就是当时你写的这篇文章。”卫仲达觉得很奇怪,他说:“这个事情虽然我有跟朝廷奏报,请求不要大兴土木建工程,但是最后朝廷并没有听从我的建议,工程还是如期的进行,我这种善的力量怎么可能会这么大?”阎王就跟他说:“朝廷虽然没有接纳你的谏言、进谏,但是这一念心,心里所想的是在天下百姓,君之一念,已在万民,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都已经冥冥当中蒙受到你这一念善心的恩惠了。如果当时朝廷还能听从你的建议,善的力量就更大了。”
从这个故事就可以体会到,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是为了天下国家,是为了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在着想,即使善是一件小善,功德也是很大的。可是如果你所做的这件事情,你只是为了个人,为了自己的家庭小小的范围,换句话说,心量没有办法扩充开来,即使你做的事情很多、很大,它的功劳、功德也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卫仲达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善有大有小,大小其实是取决于我们的存心。所以一个人心量大,哪怕行的是小小的一点善,善的功德也是非常大的。
《了凡四训》里面也把善有归纳成十个方面,归纳成十件事。首先第一就是爱敬存心。恭敬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礼记》当中说:“曲礼曰:毋不敬。”这是谈到恭敬心。佛门的印光祖师也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爱敬存心这种恭敬心、爱心要从什么地方来落实?孔孟的仁爱之心就是落实在《弟子规》当中,当我们把《弟子规》真正的在生活当中贯彻落实,爱敬存心我们就有真正做到了。
第二是敬重尊长。孝亲尊师是德行的大根大本,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是以这个为根本的。如果没有孝亲尊师的根本,无论是在世间做事业,或者是我们修学儒释道的圣贤教育,都没有办法有所成就。就像一棵大树,当它没有根的时候,它的枝叶花果就不可能繁茂。
像孝敬幼儿园和小学的、中学的同学们,看到他们每天在力行《弟子规》,孝敬父母、奉事师长,确实让我们体会到“子孝父心宽”。孩子从二三岁就开始学习怎么样孝顺父母。这些孩子有的二三岁、四五岁、五六岁的都有,从早上一起来,他们就要跟祖父母、跟父母恭敬的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恭敬的礼拜。早晨帮爸爸妈妈煮早餐,煮了早餐还要恭恭敬敬的摆上碗筷,把饭菜都先供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之后早上再开始读诵《圣学根之根》的经文。这些小朋友因为平常都有在力行孝亲尊师,所以他们学习经典也学得特别快,认字、写字,读《圣学根之根》都读得朗朗上口,字正腔圆。
其他的时间他们还要做运动,还有唱很有正能量、有益身心的歌曲。而在每天的作业当中,还包括小朋友自己做家事。这些二三岁、四五岁的小朋友,每天自己洗自己的衣服,洗自己的生活的用品,有的时候还帮爸爸妈妈来洗衣服,小手都锻炼得非常的灵活,做起家事来有条不紊的。到了晚上,孩子们就在爷爷奶奶身边,给爷爷奶奶捶背、按摩、按脚,还有泡脚。家里的孙子多,爷爷奶奶身边二三个孙子一起按,有的力气比较大的按得很疼,但是心里都是乐融融、暖洋洋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孝顺,爷爷奶奶心里就特别的开心。
第二个敬重尊长,尊敬父母、尊敬老师,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首先要奠定的德行的基础。日后他到学校之后,他就会恭敬学校的老师和领导;到了公司,他也会尊敬长官、尊敬领导人。现在这个时代,因为社会风气有一些错误的引导,人民往往都很随意的批评领导人、谩骂领导人,这个做法是错误的。
第三与人为善。与人为善的事情其实随手就可以做到。我们不要觉得,人生要很大的志向,我要做一件多么多么了不起的事。可是观察一个人他在生活的小事,点点滴滴当中做得好不好,就可以考量到他将来有没有办法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不要觉得我只是捡个垃圾,收拾一下房间,做做家事,不要小看了这些生活上的教育,这都是我们点点滴滴可以力行的善事。因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有任何的一点小善,我们都要尽心尽力的做成。
第四是劝人为善。劝其实最重要的是身教,当我们有很好的身教,自自然然就会感动身边的人。有很多人也都在探讨,为什么学习传统文化圣贤教育,就感觉家人不容易感化?这都是我们力行没有做到位,身教没有做到位造成的。家人是离我们最近的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看得很清楚,所以他不是听我们怎么讲,而是看我们怎么做的。特别是当我们德行学问不断的在成长、在进步,家人我们就发现你都不用去跟他讲,自然他就受到感化。所以真正帮助家人,这是真实的功夫。别人你骗得了,因为不是天天生活在一起,但是父母亲、妻子儿女,天天生活在一起的,如果你言行不一致,家人看得是最清楚的。可是同时如果你的转变非常的明显,家人看在眼里,他就会默默的去效法学习,不需要再去跟他讲太多。
我记得曾经遇到一位老师,她姓范。她的祖先是范仲淹,她是范仲淹先生的后代。她在感化先生的过程当中,真正是用了很多的智慧和善巧方便,把原本冲突的夫妻关系变得非常的和谐。后来她也在国内办了道德讲堂,最后她的先生就成了她最大的支持者。所以说度化家人、帮助家人,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以身作则。
这是劝人为善。我们劝人为善,他能够改变,使他的家庭也产生很好的改变,这是很重要的。但劝人为善,劝人的过程当中也要有很多的智慧和善巧方便,譬如我们要充分考量对方他能够接受的程度。所以“教人以善毋过高”,有的时候你教人行善,不能一下子标准就很高,因为人非圣贤,你一下子像拔苗助长,就像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一夜之间就成圣成贤,都不去考虑他的成长和教育的自然规律,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往往会造成反效果。所以要考虑、考量他的接受程度,“当使其可从”,这样他就可以顺其自然的去学习跟力行。
再来,当别人有善行善举,要给他鼓励跟赞叹。因为在这个时代,做好人难,做恶人可能比较容易。因为社会风气往往都是往杀盗淫妄这个方向去引导,真正在社会上要立住脚,做一个好人,往往是很容易被人家批评或者伤害的。所以当别人在行善,应该尽可能的来鼓励他、帮助他。当我们在引导人行善,也要注意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并且慢慢的引导他行善。
第五是成人之美。成人之美就像我们刚刚所讲过的,善人在社会上往往不容易立住脚,“举世皆浊我独清”,这是需要很大的担当才能够做到。在污泥里面要长出莲花,这是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真的像《弟子规》说的,“流俗众,仁者稀”。当我们看到有人在行善事、做善人,就要尽可能的来鼓励他、帮助他。这个时代我们体会到,做好事确实是不容易。你去随喜别人所行的善,不一定要出很多钱或者很多力,有时候往往只是一个赞叹的言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肯定、一个支持,这对对方来说都是很大的鼓舞。
就像我们在学习《圣学根之根》的过程当中,也会觉得疲倦,会觉得这个工作也挺辛苦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同学时不时给我们一些鼓励,哪怕是一句话,这种精神的力量都是很强大的。所以不要吝啬我们对他的赞美、对他的鼓励。
韩愈先生也谈到:“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古圣先贤非常重视要把一生当中的智慧经验编成书,来帮助后人。古人所说人生在世有三不朽,三不朽就是立德、立功和立言。三不朽,其中立德是根基,德行是根本。一个人如果他没有德行,这个功是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即使是建立起来,根基也是不牢固的。如果没有德,就更不能立言了,没有德你立言,就会误导别人。所以当一个人没有德,他的功跟言都是虚妄而不是真实的,因为它没有根,只能存在一时,当时间过了之后,就会淹没而不彰。所以立德、立功、立言,它是有次第的,有主次先后的。
真正有德行的人,他有机会的时候,他一定会立功。他有机会,他在这个位置上,就能够充分发挥他的德行,为社会、为百姓、为国家来做出贡献,这是立功。有的人就没有机会立功,他就会走立言的方向,立言就是教化众生。譬如我们开设这个课程,或者是著书立说,这都是立言。而在中国历史当中,像周公,因为他处在这个位置上,周公他就有机会立功,为国家、为百姓做事情,他把当时的整个政治,国家的政治,管理得非常的好。但是孔老夫子他虽然是非常尊敬周公、向往周公,可是在孔老夫子的一生当中,他做官的机缘、机会就比较差一点。虽然当时孔老夫子到了各个国家,也都希望国君能够重用,让他可以施展抱负,就像周公一样,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可是他在这个方面,做官的因缘就相对差一点,所以孔老夫子到后来就专心的教学,专心的编辑经典,著书立说,这就是立言。
但是我们要特别注意一点,无论是周公也好,还是孔老夫子也好,他们所立的功和所立的言,基础是什么?基础都是立德,就是德行。所以在这当中,他的德行是根本。而师父上人特别强调,根本是什么?根本就是孝亲尊师,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两句,这是天地人心的大根大本。中国人所说的三不朽:立德、立功和立言,顺序一定要正确。我们在历史上也看到,有很多的圣贤人,他们把立德、立功、立言在他们的生命历程当中做出来,非常值得我们效法和学习。
再来是救人危急。救人危急,救人是要救急而不是救贫。当一个人处在急难,我们伸出援手,可能就会改变他的人生,也有可能就会拯救他的生命。救人危急这也是在《了凡四训》当中,关于善行所谈到的重点。而这个时代,因为普遍的缺乏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智慧的教育,往往有很多年轻人,年纪轻轻的时候,他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像罹患忧郁症这些病苦的人是很多的。而这个时候,儒释道的圣贤教育有非常强大的正能量。一个人他会得上忧郁症,甚至走上绝路,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心中缺乏爱,他的人生历程当中,已经体会不到任何的一点爱,他才会走向这样的方向。而儒释道圣贤教育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把一个人的心灵的光明开启,通过恢复一个人的孝,恢复一个人内心真诚的爱,让他化解自己内心的忧郁和烦恼,把自己的内心打开。当我们可以弘扬儒释道的圣贤教育,这样的一件事情本身就是在救人危急。这是第六条。
第七条是兴建大利。兴建大利,在古时候,很多人都会造桥、铺路,来利益更多的人。“翦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日后我们会学到因果的经典,修桥补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这都是兴建大利。我们讲这个路,有时候走在路上,或者开车、骑车也好,包括看到有一些障碍物、石头,可能会给人带来危险,这个时候也要处处替人着想,帮他赶快把石头移开。所以有善心、替人着想,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位师兄,他曾经在美国,以前在美国读书。因为他们有接触到儒释道的圣贤教育,他们很有爱心。经常在路上会看到一些小动物死在路上,他们在车子的后面都会放上一些工具,铁锹、铁铲子之类的,路上遇到这些被撞死的动物,他们就会找一个地方把它埋起来。结果做了几次之后,就遇到了很多考验,譬如遇到的动物后来愈来愈大只。好像有一次是在路上遇到了一只被撞死的鹿,那个鹿很重、很大,身体很沉,当时要把它埋起来,还花了很大的功夫才做到。
他们也会在房子的旁边,撒一些五谷杂粮在固定的位置,然后就有很多小鸟、鸽子,一些小动物都会来吃,跟这些小动物结上很好的善缘。我们以前在澳洲图文巴居住,每天早上四五点起来,也都是要在固定的地方放一些五谷杂粮的食物,然后就会有很多的小鸟,一些美丽的鹦鹉,小动物都会跑来吃。
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做一些利益众生、利益自然界万事万物的事情,那我们人生就生活得非常的欢喜,非常的理得心安。毕竟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不只是人类这单一的群体,还包括不同的动物、不同的生物。对于这些万事万物,我们都要有爱心来对待它。
就像这次澳洲发生了大火之后,有好多的小动物都无家可归。所以有人也特别有爱心,他就用无人机在天上搜索,看在森林当中有哪些动物需要搭救。譬如发现了一只无尾熊(小考拉)被困在烧焦的树林里,然后用无人机定好位置之后,就对这些小动物进行救助的工作,给它水喝、给它粮食吃,这都是很有爱心的体现。特别我们现在看到世界的整个局势,天灾人祸非常的严重。特别是人类最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