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史记漂流在大运河上的洋人们

本文转自:紫牛新闻

作为古代中国的交通大动脉,大运河的开通与整修,不仅直接活跃了中国区域间的物流与人际交往,同时也影响到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外交往来。

古代海外诸国来中国大多走水路,大运河成为古代东方世界主要国际交通路线的组成部分,大运河最东端从明州港(宁波)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串连海外诸国,最西端则从洛阳西出以衔接横贯亚洲内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大运河成为陆海丝绸之路的连接线,也成为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经纽带。本期“史说”邀请到《传奇中国:大运河》一书作者、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研究员姜师立,为我们讲述大运河与中外文化交流的故事。

他们从运河走来

明洪武二十六年()八月初二日,高丽使臣权近路过大运河边的清河驿,眼见淮安西北黄、淮、运三河交汇的雄伟景象,不禁目夺神移:

浩浩三河口,风涛怒拍天。

孤樯危自袅,轻缆弱难牵。

不欲凌波上,唯思泊岸边。

顺流犹未易,注目正茫然。

怒涛拍天、孤舟自危,逆流而上很难,顺流而下竟也不易。权近此行的目的是向朱明王朝朝贡。他从高丽出发,走陆路到大明国境内,再沿运河南下,直达首都南京。对当时的朝鲜人来说,这是一条进京的经典路线。

比权近早年的新罗(朝鲜)人崔致远也曾漂流在大运河上。咸通九年(公元年),12岁的崔致远来到晚唐的洛阳、长安等地求学,18岁进士及第,在东都洛阳游历了两年之后,便沿着大运河来到了江南,在这里,他当了3年溧水县尉,在运河名城扬州宦游了5年。中和四年(公元年),28岁的崔致远从扬州启程回国。他的作品《桂苑笔耕》中的诗文都是他在中国生活时期所作,字里行间不乏水乡意韵。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交往。隋唐时期,日本多次派遣使者来华学习先进文化。当时日本来唐的路线有三条:

北路是经朝鲜半岛西渡黄海,至登州上岸,再由青、济、汴州达于洛阳、长安;

中路是由日本直接跨海西行,至长江口岸及苏北沿海一带登陆,入扬州、楚州,通过邗沟和通济渠继续行船,经汴州、洛阳西达长安;

南路是从日本横越东海,南下明州(今宁波)及浙江沿海登陆,溯钱塘江或浙东运河经越州(今绍兴)至杭州,由此经江南运河至扬州,再循邗沟、通济渠西去长安。

中路和南路两条线路都要经过大运河,而唐中期后,日本人来中国都是走中路或南路,沿大运河进入中国内地和京城。

日本遣唐使团组织完备,多时一次达多人。除官员,还有医师、画师、史生、铸生、细工生,以及不少的留学生和学问生。他们给唐朝带来珍珠绢、琥珀等贵重礼品,唐朝政府则回赠一些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等等。在中国学习的留学生,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如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长期留居中国,擅长诗文,在唐历任光禄大夫、御史中丞、秘书监等职,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常以诗酬赠。晁衡还曾协助鉴真东渡日本,在途中遭遇风险,误传淹死,李白为此写下《哭晁卿衡》的悼诗,表达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后来,晁衡历尽艰险返回长安,继续任职,最终病逝于长安。

对江苏来说,民众与国外的交往由来已久。大运河的开凿为外国人游历江苏各地提供了便利。年,日僧成寻乘船抵苏,当地僧众至运河出迎。日本天台宗僧人圆仁撰有《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明确记载一行人在大运河扬州、高邮、宝应段的游历过程:

“……从水路(指掘港至如皋的水路)向州(指扬州)去,水牛两头,以系二十余舫,或编三艘为一船,或编两只为一船,以缨续之,前后之程难闻相唤。掘沟(原注:指人工开凿的大运河)宽二丈余,直流无曲,此即隋炀帝所掘矣……廿日,卯毕,到赤岸村,问土人,答曰:从此行百廿里(应为二十里),有如皋镇。比至午时,水路北岸,杨柳相连……”

“直流无曲”,是隋炀帝“拓宽取直”的要求;而“杨柳相连”,与隋炀帝要求沿河种柳树相符。

朝鲜成宗时代的文臣崔溥,在年与同船42人飘至浙江台州海滨登陆。他们一行抵宁波、杭州而沿京杭大运河到达北京,然后过鸭绿江回国。他所著录的《漂海录》中有完整的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的游历记录。

交流是双向的。古代中国人要沿海上丝绸之路到其他国家,他们也多选择由大运河从扬州入长江,或由浙东运河到宁波入海。比如鉴真和尚,他应日本圣武天皇的邀请东渡日本,经过六次东渡,历尽艰险,终于在天宝十三年(公元年)到达日本。这6次东渡几乎都从扬州由大运河出发。他将律宗传入日本,还为日本带去了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

异国知识沿着运河散播各地

“我们的帆船进入了皇家大运河,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它流过高山,穿过谷地,还与众多河流湖泊相交”。年10月7日,英国使团从北京通州上船,开始了33天的运河之旅。在行记中,马戛尔尼及其随从这样描述大运河。他们是第一个完整游历京杭大运河的外国使团。

“我们在一座大城市(淮安)附近抛锚,并受到鸣炮欢迎,无数条帆船停泊在码头。这是哪座城市?”

“(镇江)江面上的波浪如海涛般汹涌澎湃,我们还见到了江豚。”

“(金山焦山)犹如一位巫师通过魔法在江面上变出的迷人的建筑。”

“苏州城内外无数居民都衣着更好,看上去都更满足和愉快,胜过我们在其他地方所见。他们几乎都穿丝着绸。”

大运河以及运河边的城市景象让他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异国风情”。其实,早于他们年前就在欧洲传播。马可·波罗出生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家庭。至元十二年(年),马可·波罗跟着父亲和叔叔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他曾在扬州当过3年的官。运河沿线城市由于物产丰饶,成为后来他写的游记中的重要内容,如扬州、苏州、杭州、临清都在他后来的游记中有详细描写。

除《马可·波罗游记》外,意大利旅行家鄂多利克、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等,他们也都曾将大运河的地理文化通过文字传播至外国。前者于年从威尼斯出发,走海道到广州,由泉州到福州,再经仙霞岭,下钱塘江入杭州到金陵,后来又扬州沿运河而上到元大都;而利玛窦则是在年抵达中国,他的运河之旅是从扬州开始的。到北京后,他说:大运河实在是美极了,是世界奇迹啊!

与之相比,英国传教士、汉学家理雅各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更为深远。理雅各于年到访中国大陆,从上海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他来回都从大运河上走。理雅各不仅将诸如四书五经的中国典籍翻译成英文,还著书立说,系统论述孔子、孟子以及中国的文学和宗教。

中国文化通过大运河走出去,西方文化也通过大运河走进来。年,《利玛窦中国札记》在德国出版,掀起了一阵“中国热”。大批年轻传教士申请来华,汤若望也是其中的一位。他不但将西洋历法带入中国,还传播了欧洲16世纪的火炮制造知识、矿冶知识。

法国人金尼阁则携带欧洲各国募集的册图书和仪器,从杭州沿大运河抵达北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外国图书馆。他立志要将这册西洋书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读者。

此外,阿拉伯天文学、数学及医学,高丽音乐、印度的制糖新工艺,都曾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沿着大运河传播,改变了运河边城市居民的生活形态。

苏禄王长眠大运河畔

几百年来,大运河承载着国际文化交流的重大使命。香料、珠宝等进口物资通过它辗转运往全国各地,国产的丝织品、瓷器和茶叶也是通过它运往丝绸之路。有了大运河,长安才能成为长安,盛唐才能成为盛唐。那时与日本、朝鲜、印度、伊朗以及阿拉伯等国家的海上联系日益增多,仅住在扬州的阿拉伯等洋商就有五千多人。

而在来来往往的人潮中,苏禄王可能是比较特殊的一位。

苏禄国位于今天的菲律宾群岛的南部。明永乐十五年(公元年),苏禄群岛上的三位国王东王巴都葛叭哈剌、西王麻哈剌叱葛剌麻丁和峒王妻叭都葛巴剌卜,率家眷、官员共多人远渡重洋来明帝国进行访问,经杭州、扬州沿大运河北上去北京。

在中国访问了27天后,三王辞归,明成祖朱棣又派人专程护送。九月初,沿运河行至德州时,东王巴都葛叭哈喇因为水土不服,加上旅途劳累,身染重病,于九月十三日病逝于德州。朱棣立即派礼部郎中陈士启前往致祭,并抚慰其家人。朱棣还为苏禄东王写下悼文,追谥他为“恭定王”,按王礼将苏禄东王葬于德州。

东王下葬后,其长子都马含随西王、峒王等人回国继承王位。按照中国的礼俗,成祖让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及侍从十余人留在德州守墓3年后返回。明朝对守墓的东王后裔非常照顾,不仅赐田免税,德州官仓还每人每月供给口粮一石。朝廷还从山东历城县拨来3户居民供东王守墓的后人役使。

三年守丧期满后,东王的二儿子安都禄、三儿子温哈剌不愿再回苏禄国,他们按照中国的姓氏习惯,改姓安姓和温姓。永乐二十二年(公元年),明朝政府派人护送王妃葛木宁回国,由于对东王的眷恋,次年她再次返回德州,从此再未离开。现在的苏禄王墓东南方,有三个比王墓略小的土堆,便是王妃和王子的坟墓。经过数代繁衍,到明万历年间,安都禄的后代已达到70多人。到今天,苏禄东王长眠在中国大地上已多年,他的后裔安、温二姓已传至20世孙,计多人。

特约撰稿姜师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