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六公爵的死,几人正常,几人意外朱元璋

北京专科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导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诛。这是对开国功臣的真实写照,说明一旦没有了敌人,那么国王/皇帝身边的功臣,尤其是武将就得小心翼翼的过日子了,不然就祸不远矣。

俗话说:逆境出人才,时势造英雄,在元末农民起义纷纷的动荡时期,各路英豪汇集人马,为了推翻元朝的暴政,也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奖品——皇位,而在疆场驰骋。经过多轮角逐,最终以朱元璋的胜出而告终。朱元璋的胜利是在他本人指挥有方,手下武将出力、文人出谋的情况得到的,那么在他位登九五之后,自然就需要封赏这些开国功臣。

朱元璋位登九五

朱元璋的手笔着实不小,一出手就封出去了六个一等功臣,即“开国六公爵”。按照排名先后顺序,依次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除了这六位公爵之外,还有其他数十名侯爵、伯爵。在这六公爵中,足有五人是武将出身,这也可以理解,征讨天下中,武将的出力自然是最多的。但是根据前朝之鉴,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就来了一次“杯酒释兵权”做法,通过和平手段,比较温和的处理了手下武将。那么这一次朱元璋能善待自己手下的六位开国一等功臣吗?

朱元璋登基后封赏功臣

历史上关于朱元璋处理开国功臣的说法,众说纷纭,其中有一条在民间传播的非常广,就是“庆功楼事件”。在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为了庆祝手下文武大臣协助他位登九五,于是就在南京一处建立了一个阁楼。一天,他邀请了所有的功臣前往此楼会宴,在之前他早早的命令士兵在楼下埋藏了火药和炸药。对于这一次请客吃饭,刘基却早早的看出了不祥之兆,因此在吃饭时留了个心眼,他因为在朱元璋的身边坐着,就把朱元璋衣服的衣角压在自己身下。朱元璋看到大家都喝醉后,就起身离开,这时刘基察觉到了,就紧随朱元璋下楼。在朱元璋走后,此楼随即倒在了一片火海之中,死去的文武大臣和侍女宦官数不胜数。

对于这个民间传说,其可信度自然是相当的低,先不说别人,就说这六位公爵,首先在各个史料中记载:李善长因胡惟庸案被杀、徐达病死、李文忠病死、冯胜因私见藩王被赐死、邓愈病死、常茂病死。有史料为证,这一民间说法自然不攻自破。其次朱元璋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天下仍然处于动乱之中,北方的蒙古蠢蠢欲动、四川云南之地尚未收复,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自然不会蠢到大事未成,就拿功臣开刀吧。

朱元璋赐庆功宴,但并非庆功楼

那么为何有朱元璋杀功臣一说?就来看看这六位公爵的死因。

李善长因为涉及到胡惟庸的谋反一案,在案发后没有被处死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朱元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诛杀功臣的。但是之后李善长却向汤和借兵修房子,被汤和污蔑成了谋反,不得已之下,朱元璋杀掉了李善长。冯胜本来也可以没事,但是他却私下和藩王会面,给人落下了一个结交藩王、意欲不轨的罪名,这样朱元璋是断然不会放过他的。

李善长因涉嫌谋反被处死

那么剩下的四位公爵则都是病死的,虽然他们中有人在人生最后也掀起了一些波澜,但最终没死在朱元璋的屠刀之下。

徐达之死有一说法是,徐达病后不能吃鹅,但是朱元璋偏偏赐他吃鹅,最后徐达含恨而死。这一说法完全没有依据,因为徐达本人是一个知进退的人,他从来不出风头,而且他和朱元璋也是亲家,朱棣的老婆就是徐达之女。所以朱元璋实在没有理由杀掉徐达,就算有想法也不必出此落人口舌的下策。

魏国公徐达率军征战

李文忠曾经三次上书劝谏朱元璋,一是劝其不要征讨日本;二是提醒不要过度依靠宦官;三是在胡惟庸案中劝他不要牵扯过多人。前两次朱元璋没有理会李文忠,但是在第三次,朱元璋认为李文忠管得太宽了,要杀掉他。幸好马皇后及时出面,李文忠保住了性命,但是却被削去职务,软禁在家,几年后李文忠病死。

常茂则是因为在纳降蒙古一事中做事欠妥,被贬职到广西龙州,随后对外宣称病死,实则没有。到龙州后,却夺了地土司一职,而真正的地土司继承人赵宗寿因为怨恨,就上报朱元璋说常茂没死。朱元璋听后很是气愤,就要向龙州派兵,这时赵宗寿却感到后怕,于是亲自前往南京说明常茂已死,朱元璋这才作罢。而之后,常茂就隐居到了山西,多年后病逝。

郑国公常茂阵前冲锋

所以从“开国六公爵”的结局来看,朱元璋是不会乱杀功臣的,只要你不胡来、不恃功自傲,就没有性命之忧。不过一旦发现功臣有谋逆迹象,那就没办法了,只能是死路一条。而那些记载朱元璋肆意诛杀功臣的史料,则是对朱元璋的抹黑做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