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它是由司马迁所撰写,记录了从上古时期到汉朝前的历史,上下贯通三千年。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伦理各个领域。成为一部“治文史哲于一炉的旷世大典”。
因其记载历史久远,涉及内容广博,秦汉之前诸侯国林立,历史事件、人物错综复杂,尤其是古文著述,对缺乏文言文系统学习的人来说,阅读起来困难重重。
但是,当拿到《十三堂史记通识课》,废寝忘食阅读三日后,忍不住将通读《史记》安排在了自己的阅读清单中。
《十三堂史记通识课》的作者张大可先生,是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深耕于中国历史文献学与秦汉三国史方向的研究中,主要论著有《三国史研究》《三国史》《史记研究》《史记全本新注》《史记文献研究》《史记精言妙语》《史记论赞辑释》《司马迁评传》《张良萧何韩信评传》。主编高校教材《史记教程》。
作为是文史普及读本,《十三堂史记通识课》像被打开的十三扇窗,吸引我们的目光向《史记》深处探寻。
作者深知国人喜故事的特性,于是把《史记》中的人物、事件、原因等,汇集成一个一个的故事,讲述给我们听。
在他的讲述中,我们明白了司马迁为出身雇农的陈涉列世家,与孔子世家为邻的缘由。太史公评论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意思是说,陈涉发难,开辟起义道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响彻三千年。他是反抗暴虐专政的大英雄。
在《十三堂史记通识课》中,阅读到了几处与原有常识不一致的地方。
一是汉王帐下两韩信。
二是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与秦庄襄王子楚夫人之子。
三是只知道荆轲刺秦,不知张良椎秦博浪沙。
四是暗度陈仓前到底是明修栈道还是火烧栈道。
五是更正勾践卧薪尝胆中的勾践,实为为句践。古无“勾”字,句读“勾”音。
从王侯将相到市井小民,太史公均有所列,甚至为女性泼墨描摹,为女性政治家立本纪,立世家,为地位低下而品德高尚的中下层女性讴歌赞美。
《十三堂史记通识课》,堂堂精彩纷呈。期待你与我再次共读!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