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喜欢《史记》,自谓可以作为自己以后“陪葬书”,届时还会嘱咐后人以后出新版本《史记》时可以烧给我。
《史记》一书前后读过数遍,也买过多个版本的《史记》,下面就跟大家聊聊我手上六七套不同版本的《史记》。
人生的第一本《史记》是“史记人物传记选读”
上初中时买的,距离有二十几年了,出版社是哪个我忘记了,只记得封面是黄颜色的,硬皮,带有注释,我对于《史记》的兴趣就是从这本开始的,那时特别喜欢高祖本纪、项羽本纪、张良、韩信和刺客列传等部分,尤其是对项羽部分爱不释手。
第二套《史记》,岳麓书社的版本,
是中学时在一废品收购站淘的,记得花了我8块钱,简体横排,不过没有注释和翻译,那时我抱着本古汉语字典啃,虽然有些吃力,但也是乐事一件,这个版本不太适合古文功底一般的读者,但当时价格确实可以。
第三套《史记》,“百纳影印本《史记》”
这套大概是十几年买的,那时刚参加工作不久,拿攒了许久的工资买的,价格是几千我忘了,这是一套“影印百纳本”的“二十五史”(“二十四史”+“清史稿”),《史记》是其中的一部,几十本书摞起来近1米多高,书为大开本,古色古香,摩挲着让人着迷,那个版本的《史记》虽然有注解,但没有句读,读起来特别吃力,偶尔翻翻,基本作为收藏了,算是个情怀吧。
(以上几本书都在老家,因此就不上图了)
第四套为《〈史记〉全本新注》(全五册),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先生注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大概是年买的,这个版本简体横排,版本采用金陵书局张文虎校本为底本,并与中华书局点校本对照,书中带有导读、理解、简注,前面还有司马迁本人的小传,还配有相应历史地图,那时应该也是我第四次阅读《史记》,三十几岁再次阅读,少了少年时期的热血,多了人生复杂的况味。这个版本个人很喜欢。
若仅需要带注释,不需要翻译的,这个版本比较推荐。
剩余几套,是在今年陆续买的,分别为:
第五套《百家汇评本〈史记〉》,张大可辑评,商务印书馆出版
简体横排,特点是在明代凌稚隆《史记评林》的基础上增加了近代以来专家学者对《史记》的评点,并对结构做了重新的梳理,以便于阅读,在阅读时,可以看看学者们对同一段历史或人物是如何评价的,集思广益,互相参证,美中不足是不带注释,不太适合一般读者阅读,适合有一定古文功底的人阅读。
个人目前仅作为参考书使用。
第六套,商务印书馆《史记通解》,张大可、丁德科通解,商务印书馆出版
这个版本与《〈史记〉全本新注》是同一个版本,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翻译和集评,是个人目前阅读《史记》时,最常用的参考书之一,也是个最喜欢的版本之一,如果我先买了这套,估计就不会再买《〈史记〉全本新注》和《百家汇评本〈史记〉》了,起码后者不会再要了。
强烈推荐普通读者选择这个版本的《史记》作为入门阅读。
第七套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繁体竖排、硬皮精装、排版舒朗、纸质优良,即美观又实用,里面有宋代裴骃的集解、唐代司马贞的索隐和唐代张守节的疏,算是《史记》版本的天花板了(之一)。最近受朋友读书会的邀请分享《史记》,于是择要再次阅读,并重点做了笔记,这个版本是目前个人主力阅读的版本,个人的读书笔记在上面也比较集中。
当然,这个版本推荐有一定古文基础的读者阅读,或是《史记》爱好者收藏。
一句话总结,整体按读者古文水平从低到高推荐:《史记通解》>《〈史记〉全本新注》>《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另外,还有几本《史记》的“选本”,如:
《史记选》,作者:王伯祥《广注〈史记〉精华》,作者:(清)周宇澄《〈史记〉汇纂》,作者:(清)蒋善《〈史记〉七篇读法》,作者:(清)王又朴《〈史记〉半解》,作者:(清)汤谐《读史管见》,作者:(清)李晚芳备注:不想读《史记》全书的,可以考虑下阅读下选本,以上选本都有讲解或注释。
除以上外,还有十数本对《史记》一书的“解读书”,有时间可以大家单独介绍。
以上版本,供对《史记》有兴趣的朋友们参考,也欢迎大家聊聊你的“《史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