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史记》的作者,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司马迁。历史知识丰富的朋友,或许会想到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但是,除了司马氏父子,我们今天看到的《史记》中还有其他人的文字。严格来说这些人也可以说是《史记》的作者。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史记》的作者都有谁?
薪火相传
一、父子两代薪火相传
《史记》传世以来,一般都称其由司马迁撰写。事实上,《史记》历经了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二人的努力才最终成书。唐宋时期,史学家刘知几、郑樵等人认为《史记》是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共同完成的。宋朝以后,这一观点逐渐被人淡忘。清朝开始,特别是民国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包括王国维、顾颉刚、李长之等名家在内,许多学者又开始对司马谈在《史记》成书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明确指出《史记》文本的书写始于司马谈,推断出《史记》中的八篇本纪、四篇表、四篇书、八篇世家、九篇列传共计三十三篇为司马谈所作。
这些成果从《史记》的诸多细节出发,从多个角度切入,甚为用心。但是,这些成果或是过于绝对片面,或是相互矛盾,结论的可靠性不高。虽然,这些研究的结论可靠性不高,但是,其研究方法、思路,包括结论在内,对于《史记》成书过程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今学术界普遍认为,司马谈搜集、整理了一定数量的史料,对《史记》的体例、结构、内容、思想有过规划,完整地或部分地撰写了《史记》的某些篇章;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最终确定了《史记》的体例、结构、内容、思想,熔炼司马谈所撰写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创作,撰写了《史记》的绝大部分内容,最终完成了《史记》的创作。
二、流传过程中有遗失
在流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史记》的部分内容遗失了。在东汉时期,《史记》已经出现了遗失。《汉书·艺文志》《汉书·司马迁传》都记载了《史记》有十篇“有录无书”,也就是保存了篇名而没有内容。三国时期,魏人张晏注《汉书·司马迁传》时列举了“有录无书”的十篇篇名,分别是:《孝景本纪》《孝武本纪》《礼书》《乐书》《兵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蒯成列传》。后世学者讨论这十篇是否遗失,存在较大的争议,有三种观点:司马迁确实没有完成;部分散失;没有遗失。除了这十篇以外,《史记》其他篇目中也有部分遗失。
三、褚少孙与《史记》的续、补
《史记》绝大部分的开头或结尾都有司马迁撰写的“太史公曰”,但某些篇目却标记了“褚先生曰”。“褚先生”是谁?和《史记》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位褚先生名叫褚少孙,是汉元帝、成帝时期的博士(博士,我国古代的官名,战国时期开始设置。西汉时期,博士逐步演变成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学官。),今本《史记》中凡是褚少孙续、补的大都标明“褚先生曰”。所谓“续”,是指在原文后增加新的内容。所谓“补”,就是后人将《史记》中“有录无书”的篇目补充完整。“续”和“补”都是司马氏父子以外的再创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续”“补”的人也可以被称为《史记》的作者。
今本《史记》中上述十篇都在,应当是后人搜集原文,并添加续补而成的。学术界普遍认为褚少孙续、补的有《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三篇。另有《三代世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外戚世家》《梁孝王世家》《田叔列传》《滑稽列传》,也有标明“褚先生曰”的,是褚少孙在司马迁原文上做了补充。至于《孝景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傅靳蒯成列传》六篇有明显续、补痕迹的,是何人所为,已经难以考证了。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把记述汉武帝事迹的本纪称为“今上本纪”。“武帝”是刘彻去世之后的谥号。因此,至少可以确定现存《孝武本纪》的篇名是经后人改动过的。现存《孝武本纪》全篇截取自《史记》的另外一部分《封禅书》,其缘由尚且没有定论。除了上述篇章的内容有续、补之外,现存《史记》中有其他零星续、补的。
四、读史者的增窜
除续、补以外,现存《史记》中还有增窜的内容。增窜是指无意间进入《史记》中的文字。阅读过程中,读者在原文旁书写的批注、感受、评论,传抄过程中误入正文,这就是增窜。增窜的内容零星不成系统,主要集中在《秦始皇本纪》《乐书》《历书》《孔子世家》《楚元王世家》《齐悼惠王世家》《屈原贾生列传》《郦生陆贾列传》《平津侯主父列传》《司马相如列传》等十篇。显而易见,增窜的人,算不上是《史记》的作者。但是他们或有心或无心的行为,让后人看到千百前一盏青灯下苦读的身影,也算是一场跨时空的对话吧。
五、结语
关于《史记》的作者,两千多年来没有很大的争议。前面我们通过对《史记》作者的讨论,介绍了《史记》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遗失、续、补、增窜等现象,把今本《史记》的作者范围扩大到了续、补的人,是否妥当,还请朋友批评指正。
另外,我国的很多古籍的流传过程中与类似《史记》的遗失、续、补、增窜,是很常见的。这一现象,会导致同一部古籍不同的流传版本有一定的差异,给后世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前一段时间,“斯人”与“是人”的问题,就是流传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大可不必诧异。至于到底是哪个字哪个词,多一句少一句,作为非专业人士,也不必太在意。关键在于大家把中华民族的瑰宝一代代传下去,把其中的气韵精神传给子孙后代。至于细节,就留给学者们讨论吧。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