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
文丨小白
编辑/审核:梦溪
前期楚汉争霸时期,刘邦与项羽争斗,屡屡战败,后期楚汉争霸之时,两人相遇在乌江,有着英雄气概的项羽面对地痞流氓刘邦,两人大战了一场,项羽因寡不敌众,他自知已无力回天,最后在乌江选择自尽,刘邦赢得了天下,但是项羽英雄盖世,一人抵数百人,非常能打。而他的失败原因则是因为他的性格,以及用人上有着很大关系。
01杀掉义帝
项羽杀掉义帝是他丢掉江山的重要原因。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年,项梁,项羽两人杀了会稽郡守,发动了殷通起义,听从范增的意见,尊熊心为楚怀王,史料上说,熊心是楚怀王熊横的孙子,楚国灭亡之后,熊心隐藏姓名,在乡下给人放羊,并且在公元前年,项梁在战斗中死去,熊心对此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收掉项羽的权力,培养自己的军队,以及培植其他势力与项羽抗衡。其他史料上还记载着,“楚怀王之约”,谁先进入到函谷关,就让谁做王,而且熊心派刘邦向西边进入,派项羽北上。
据史料分析,因为义帝熊心有着楚国王族的血脉,范增认为名正言顺,可获取楚国人的民心,但是熊心却当的不顺利,实际上他只是项羽家族的棋子,可以号令天下,拢聚人心,而熊心知道自己是棋子,于是默默的培养自己的势力,企图夺取项羽的权力,但是项羽对这一切心知肚明,这时候项羽与熊心已经有了矛盾,而熊心派刘邦西进,项羽北上的举措,是为了培养刘邦势力来对抗项羽,相互牵制,以防项羽独大,项羽知道了熊心所作所为,便在十月的时候攻打熊心,并在长江上杀死了他。
所以,项羽的行为将他放在了风口浪尖,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许多诸侯借此为由,联合起兵来攻打项羽。因此项羽兵败跟他杀掉义帝有着很大因素。
02性格决定命运
项羽没有胜过刘邦的真正原因是他的性格刚愎自用。
在《项羽本纪》中记载着项羽赢了巨鹿之战之后,杀掉了二十万的秦军,进入到咸阳之后,杀害了秦王子婴,屠咸阳,烧掉了宫室,共六次大屠杀。
从史料上分析项羽是一个性格残暴,复仇心思非常强烈的人,进入到咸阳宫的时候,大量屠城,坑杀平民与俘虏,而这些行为最终失去了民心,得罪了秦国人,而刘邦是以“仁”的姿态博取同情,得到了机会,攻下了咸阳,进入到关中,善待了降将,赢得了朝中那些老人的好感,于是又打着“要与天下一起享受利益”的旗号,赢得了许多诸侯的支持,在刘邦看来,他的目标是为了平定天下,而项羽则是想复仇。所以,正是因为项羽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让他注定要失败。
03项羽不会用人
刘邦赢得天下,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用人才,而项羽则不会用人。
史料上记载着一段话,刘邦在项羽自杀之后,办了一个宴会,他说,“在谋略上,我不如张良,在国家治理上,我不如萧何,在攻城上,我不如韩信,这三人跟随我打仗,我愿相信他们,并且用他们,而项羽只是一个人连范增都容不了,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
而这段史料记载看出了项羽的气度小,几乎不会给有功的人奖赏,而刘邦不同,刘邦认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对有功之人,是要进行奖赏的,而项羽内部建设不如刘邦有调有理,过于躬亲,不注重人才建设,也不听取范增的意见,没有重用钟离昧,韩信等将领,只喜欢有匹夫之勇的英布等人。所以,刘邦是凭借自己个人喜好来用人,这也是他失败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项羽失败的原因在于他的性格,用人以及决策上有着重大的失误。虽然项羽生平的战役中基本上都是以少胜多,个人能力突出,能够创造出奇迹,导致刘邦都特别惧怕他,在垓下之战中,刘邦曾开出千金的天价来悬赏项羽的人头,这一战也是项羽一生中,仅一次的败仗,他仅仅率领了二十八骑依然能够逃出汉军的包围,而亭长劝说他渡江,日后重来,可项羽还是自刎于江边。
从现在的我们来看,项羽的性格注定了他的命运,一人优秀不敌千万人,在团队合作当中,也应该知人善任,团结一心,才能够处理好事情。
参考资料:
1、《史记》
2、《汉书》
3、《资治通鉴》
—END—
(图片源于网络,以上是笔者的个人看法,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