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史记,懂中国人个性

如果中国人只读一本书,《史记》定是首选。

《史记》是汉朝著名史学家兼文学家司马迁的智慧结晶,全书篇,52万余字,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录了上自上古传说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史元年间余年的历史。“就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梁启超评其“千古之绝作”。

经过司马迁记录、撰写甚至升华后的历史,在悠悠岁月长河中,就像一台永不锈蚀的时光机,带领每个时代的人们,一次又一次穿越腾腾狼烟,在先祖的时空里亲历刀光剑影、身经百战生死,钩沉历史,淘涤岁月,感悟生命。

司马迁撰写十五载,期间遭受了统治者的非人酷刑——宫刑。为完成父辈宏愿,含垢忍辱,发奋图强,终成奇书。因其艰辛人生、痛苦机遇,作品力透纸背,内容厚重,上有帝王将相、皇亲国戚、文武大臣,下有贫民、娼优、商人。洋洋洒洒,浩浩荡荡,真实生动再现了中国人年的生活全貌,哲学、政治、经济、文学、天文、地理、医学,无所不包,实乃鸿篇巨著。

这是司马迁以生命血肉化成的宝藏,更是他在五内俱焚中极致思考的成果。他的著书行为所体现的精神力量和人格精神,与作品内涵互相印证且融为一体。

负荆请罪中的廉颇与蔺相如;畅想“鸿鹄之志”的陈胜;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破釜沉舟的霸王项羽;知人善用的刘邦。老子、张仪、韩菲,智谋高超;管仲、晏婴、商鞅,股肱之臣;孙武、吴起、李牧,沙场英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完璧归赵;约法三章;一诺千金;高屋建瓴……牺牲精神、奋斗精神、英雄主义,人道主义、浪漫主义、全局观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团结观念……这些璀璨夺目的素养、气质,由司马迁灵魂深处迸发,与笔下的人物完美融合,让一个个伟岸的历史人物常驻人间、彪炳千秋,陶冶中国人的心灵,强硬民族之骨气。崇尚正直仁德,鞭挞虚伪残暴,敬仰大仁大义,唾弃奸诈狠毒,不仅仅是历史故事的呈现和剧情发展,更成为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自然而然的日常,与生俱来的禀赋。

《史记》中的许多故事自古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成为文学家们反复挖掘、利用的创作源泉。《史记》作为史学兼文学的优秀“教科书”,引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散文家、小说作家、戏剧作家的创作导向和价值取向。

在历史守望中沐浴智慧甘霖,汲取人文精髓,《史记》道尽中国人性格,中国人又在《史记》所铸就的浓厚文化氛围里完善、固化着个性。从未中断的历史追溯和深度反思,终致个体睿智、民族坚韧。

如果要追问一个民族有没有未来,预测一个人有没有发展潜能,就看是否拥有上述传承数千年的个性——标志着人类文明最高阶的信息密码。

中华文明滔滔不绝数千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食住行娱乐皆与古人大相径庭。但是,中国人的性格没有变,骨子里的基因、血脉和精、气、神延续至今。恰好因了这一点,维系着文明的活性,捍卫着民族的生命力。

性格决定命运。宏大如国家未来、行业盛兴,琐碎到家庭建设、子女培养,莫不如此。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一部《史记》凝聚着作者万千艰辛,也凝结着历史最璀璨的文明。在它深邃的字里行间,流淌着人生、历史的兴衰规律,一个伟大民族的雄奇故事、过往烟云。

读懂了它,就读懂了我们自己。

中国人唯有保持如此个性,方能亘古成就,永不凋敝。

作者:高小丁,系四川省文联作家、编剧、法务工作者,系列家教文化项目“巴风蜀韵论家风”主讲人、文案主笔。

信息来源丨巴风蜀韵论家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028.html